“趙鼎,難怪了。”
看了一眼舉子的名字,武青笑著點了點頭。
這個趙鼎可是南宋了不得的人物,曾兩度拜相,號稱小元祐。
在他擔任宰相期間,主張養民力,穩根基,不斷朝堂如何,他都能運籌帷幄,力挽狂瀾。
如果南宋沒有他的存在,恐怕都無法支撐那麼長的時間。
隻不過他受秦檜所忌,兩次被其構陷,第一次隻是辭去了相位,第二次則是絕食而逝,可見此人性格有多剛強。
但在這個封建年代,恐怕除了武青,沒人能理解他的抱負。
廢除階級製度的確是強國強民最好的辦法,但別說是他,就算是現在的武青也無法做到這點。
此舉涉及到眾多人的利益,便是皇權也在其中。
如果他的這些話被朝中那些大臣看到,肯定會把他參的體無完膚,趙佶也不會允許這樣的人存在。
想了想,武青將趙鼎所寫的這部分內容撕掉,揣在了身上,而後在他的卷子上畫了一個對號,這意思是說,此人可登進士第。
考官們審閱舉子考卷,把其中出色的全都挑選出來,而後再重新審閱那些已經被選中的卷子,再張張比較,將最好的舉薦給趙佶。
狀元探花一類的都是要皇帝欽定,隻有通過了殿試才行,至於其他的武青便能敲定。
這次恩科朝廷要選出一百七十個進士,分三榜。
直到天色發亮,武青他們才將三榜之人定了下來,趙鼎在尾榜之中。
三榜分頭榜,次榜和尾榜,頭榜自然是最好的,所授官職也是最高的。
之所以要將趙鼎安排在尾榜,武青是怕他得了高官便會迫不及待的施展心中抱負,那樣的話,恐怕還不等他怎麼樣就會夭折,武青這樣做其實是在保護他。
收拾好了考卷,武青等人便去上朝。
將恩科情況說明,武青便打著哈欠站到了一旁,至於剩下的事情交給其他人便好了。
“上將軍,醒醒,散朝了。”
本來武青是要站在前麵的,不過他想要睡一會兒,所以便縮在了角落裏。
宗澤把他給叫了起來,武青迷迷糊糊的起身,和宗澤往外走。
“上將軍?”
宮門未出,武青便聽到有人叫他,回頭一看竟然是趙構。
“康王有何吩咐?”
行了個禮,武青好奇的看著對方,趙構微微一笑,道:“也沒什麼大事,我隻是想問,那個秦檜怎麼未上榜?”
原來這個趙構是為了這事兒,一聽到秦檜的名字,武青的臉色便陰沉了下來。
“康王,你我相交的時間也不短了,武青隻想問一句,康王可是信我?”
雖然不明白他這話是什麼意思,但趙構還是點了點頭。
“既然信我,那便不要再問秦檜之事了,我隻能說,此人不能做官,要不然便會亡國。”
“日後康王也不要在我麵前提起此人,若有機會,我定取他項上頭顱,看他還敢不敢亂打心思。”
言畢,武青頭也不回的走了,留下趙構在那裏尷尬不已。
“上將軍怎麼如此對待康王?”
宗澤也不知道說什麼好,急忙追上了武青,而後一臉疑惑的朝他詢問。
“我不是針對康王,而是針對那個秦檜,宗大人不知,此人卑鄙異常,除了會擾亂朝綱之外就什麼都不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