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建德大水(1 / 2)

“太子有什麼看法?”

這時,趙佶將目光落在了趙恒的身上。

他已經不止一次提到了退位之事,想把這寶座交給趙恒,所以趙佶想要聽聽他的意見。

見趙佶朝他詢問,趙恒便整了整衣衫,出列抱拳,道:“父皇,兒臣以為,武青無過。”

趙恒乃是太子,而且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會繼承大統,所以他說話的分量很重。

剛剛還在說要將武青處死的兩人見趙恒站在了對方那邊,臉色都十分難看,尤其是秦檜。

“哦?”

挑了挑眉頭,趙佶示意趙恒繼續往下說,後者清了清嗓子,言道:“事急從權,武青如此行事也是迫不得己。”

“剛剛周資政與秦大夫講武青私自調兵,有謀反之意,而且覺得,他們完全是在惡意中傷。”

“武青之所以可以調動軍隊,是因為兒子與了他太子令,此物乃父皇所賜,憑借太子令,不僅可以罷黜三品以下官員,亦有調兵之權。”

“雖然江南也有兵可調,但那些官兵戰力低下,且想要將其聚集起來也非易事,畢竟武青是剛剛到任,對那裏的官兵不熟,號令起來也十分困難。”

“反觀大名府軍,他們每日都勤加操練,最要緊的是他們曾擊潰梁山的大軍,哪裏是江南之兵可以比擬的。”

“方臘有十萬反軍,若無雷霆手段,又如何平叛,所以兒臣以為,武青之舉乃是情理之中,便是換做兒臣也會如此行事。”

趙恒的話再次令朝堂上的人們議論了起來,趙佶沒有說話,隻是皺著眉頭,也不知在想什麼。

“既然如此,那武青之事便到此為止,日後休要再提了,散朝吧。”

言畢,趙佶便起身離開了,大臣們都麵麵相覷,也相繼走出了大殿。

明眼人都看的出來,趙佶這是不高興了,按正常來說,武青不管是有罪還是有功,做出如此轟動之事都應該處理一下,要麼獎,要麼罰。

而趙佶卻什麼都不提,連那五萬叛軍要怎麼處理也不說,明顯是有些生氣了。

“太子殿下,看樣子聖上是對武知州有些不滿了,日後殿下休要在幫著他說話,我也會休書與他,叫武知州安分一些。”

宗澤與趙恒一同行出大殿,他的眼中有濃濃的擔憂之色。

太子乃是儲君,且趙佶已經多次提出要把皇位傳給他,隻是朝臣們屢次進言,說隻有趙佶才能統領天下,阻擋了他的退位之路。

此時的趙恒應該一切都順著趙佶,若令其心生嫌隙,恐怕這皇帝的寶座趙恒要很久才能坐上。

如果因為趙恒惹他不高興,後者生了另立太子之心,那趙恒可就得不償失了。

宗澤對趙佶還是很了解的,那是個搖擺不定之人,很容易因為他人的讒言就做出大錯之事。

有些話宗澤可以說,但趙恒卻不行,因為他關係著大宋的未來。

“宗尚書,你沒看到周炳康和秦檜一心想要謀害武青嗎,我若不護著他,那他可就危險了。”

“我也知尚書苦心,日後盡量不會去惹父皇生氣,好了,此事到此為止,咱們商議一下那五萬叛軍該如何處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