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兩位姑奶奶(1 / 2)

“將這奏折用八百裏加急送到京城去,景住,你去告訴李應,讓他帶著三百青軍先行出發,潛伏在玉門關內,介時會有大用。”

攻打方臘之時青軍損傷過半,不過李應已經在軍中挑選了優秀的士兵,將其補充至滿員了,且戰鬥力絲毫不比之前差。

同時武青又叫人去通知龐萬春,讓他整合軍隊,隨時準備出發,玉門關是一定要拿回來的,甚至武青還想要去西夏溜達一圈兒。

奏折送到了趙佶手中,他下令江寧和浙江兩府調撥糧草物資送到了睦州,武青見東西到了,立刻便讓龐萬春帶兵出發。

“哥哥,你如此行事,恐怕朝中會對你十分忌憚。”

大軍行進,龐萬春和武青並肩而行。

起初龐萬春被調到大名府的時候他對武青還有所不滿,畢竟他在關西待的很滋潤,武青一句話就把他給弄到了一個陌生之地。

但經過與梁山一戰,再加上武青練兵的方法獨特,使得軍隊的戰力大幅度提升,至此,龐萬春便對武青徹底服了,也對他唯命是從。

龐萬春不僅武藝箭術超群,對政治也十分的敏感。

別人都看不到武青此舉會在朝中掀起怎樣的波瀾,但龐萬春卻看的清清楚楚。

“萬春,我若此時造反,能有幾成勝算?”

沒有回答那個問題,武青反倒說他要造反。

後者皺眉凝思,片刻之後才開口說道:“若隻看軍隊的話,四成把握還是有的,若再算上民心,勝算能達到七成。”

“隻不過事事未必都如人意,誰也想不到在這個過程之中會有什麼變化,所以綜合來說,五五開的麵兒比較大。”

若論政治頭腦,武青手下的這些人中,沒人能比得上龐萬春。

輕輕點頭,武青笑著說道:“你說的沒錯,總的來看,最多也就隻有五成的勝算而已,而且還要生靈塗炭。”

“而且天下的民心所向並不全在我,所以現在還不是時候,不過若是朝廷始終逼我,那我也隻能另立王朝了。”

武青的這一番話才是回答了龐萬春先前的那個問題,他的意思很明顯,造反隻是時間的問題,但若朝廷欲對他不利,那他現在就會直接反了。

如今武青的聲望越來越高,等他拿下了玉門關,聲望就會再升一個台階。

到時候,隻要他振臂一呼,大宋之內恐怕會有許多人響應,介時,整個疆土定然會落入他手。

隻是在做這些之前,武青想要先解決了外患,若是他現在就起兵造反,金夏兩國定然會趁亂而入,這可不是武青想要看到的。

這次去收複玉門關,武青就打算將西夏一塊兒收拾了,省的他們老在邊陲上躥下跳。

從睦州到玉門關有兩千多裏,武青帶著大軍每天大概走百十裏,需二十多天才能到達。

入了關西之後,當百姓得知武青來了,紛紛走上街頭,給他送錢送糧。

當初關西大旱,如果不是武青的話,這裏的百姓可能會餓死一多半兒。

百姓們都對他感恩戴德,武青天的這個綽號武青就是在這裏得到的。

此次出征武青的大軍糧草十分充足,他自然不會受百姓錢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