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朝著山海關的方向出發,半日之後,山海關已經出現在武青的視線之中。
此時守衛山海關的乃是大名府軍,當盧俊義看到武青出現在這裏頓時驚訝萬分。
將武青等人接入城中,盧俊義設宴款待,武青則是開口說道:“俊義,你速派人前往睦州,傳我軍令,命睦州軍火速趕往山海關。”
“你再派人入京,稟告聖上,說半月之後,金人將會攻宋,請陛下派滿龍帶領四十萬禁軍趕往山海關。”
“林衝,你走一趟梁山,與晁鴻說,報效國家的時機到了,讓他率領梁山大軍趕往此處。”
“出去傳信之人都帶三匹馬,路上換馬不換人,給我馬不停蹄趕往這三處。”
“告訴睦州軍,下月十日之前必須趕到山海關,否則軍法從事,去吧。”
這次跟金國決一死戰,武青知道一定要將金國收複了,要不然以後再想一統就難了。
不敢遲疑,盧俊義立刻就按照武青的吩咐派人分別趕往京城和睦州,武青則是讓他又派出探子出關,時刻注意金兵的動向。
安排完了這些,武青便用手掐著鼻梁骨,想著還需要準備些什麼。
金兵具體會來多少他不清楚,但想來這些大軍應該可以與其決一死戰了。
“師叔為何不調玉門軍?龐萬春那裏也有十萬兵馬了。”
這時,盧俊義對武青說道,武青則是搖頭,說:“龐萬春把守玉門關,以防西夏之兵,雖然前兩年我讓西夏亂了起來,但現在他們應該已經恢複了元氣。”
“西夏雖說國力不強,但他們始終都是金國的簇擁,金人攻宋,西夏恐會響應,而且會傾全國之兵。”
“所以即便龐萬春的手下已經有十萬兵馬,但他的壓力一點都不會小,玉門軍不能動。”
之前武青跑到西夏,將西夏國主擊殺,此舉雖讓西夏大亂,但也讓大宋與西夏成了不死不休的局麵。
如今金人攻宋,即便他們不給西夏下令,西夏也定然會響應,為他們的國主報仇。
介時龐萬春的壓力不會比山海關小,好在他是文武兼備之才,應該能擋住西夏軍,若是兵力不足,武青還要調撥人手去幫他。
聞聽此言,盧俊義點了點頭,不再多說什麼。
武青留在了山海關,他從大名府軍之中挑選了一些人補充青軍,而後武青便日夜訓兵,整個山海關都殺氣衝天的。
百姓們雖然不知金人要來攻宋,但見兵馬日夜操練,也嗅出了不同的味道。
眨眼十日便過,禁軍與梁山大軍已經到了山海關。
禁軍四十萬,梁山好漢三十萬,加上大名府軍,現在的山海關沒足足有八十萬兵馬。
“青叔,我梁山三十萬兵馬任憑青叔調派,若有不從命者,青叔便軍法從事,不必手軟。”
幾年不見,晁鴻已經蛻變成了一個合格的梁山大當家的,舉手投足之間都有一股豪氣。
在晁鴻的肩膀上拍了拍,武青言道:“小鴻,你爹的在天之靈見你如此,定然會十分的欣慰。”
“俊義,探馬可曾回報,睦州軍到了哪裏?”
再有五日便是金兵攻宋之時,可睦州軍還沒有消息,這讓武青有些擔憂他們趕不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