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再難也得去做(1 / 2)

到底是都在底層為生計奔波過的人,當孔令欣聽到萬思要跟自己一起去上學之後,孔令欣首先想到的是萬思是否是帶薪上學。

萬思告訴孔令欣說:“按照以前鼎盛集團選派員工去念MBA的慣例,上學之後發基本工資不再發績效工資和補貼。”

孔令欣幫萬思算了一下,說:“那你要是上學的話,收入會減少一半,還有房貸再加上生活費,上個學生活質量下降不少,這怎麼行!”

萬思看著孔令欣比自己還精打細算的樣子,心裏無限感慨——太接地氣兒了!

隨即,孔令欣撥通了孟澤霄的電話:“萬思跟我一起去上學沒問題,但是每個月到手的工資不能低於現在的!”

原本還以為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結果是這麼點小事,孟澤霄都懶得聽孔令欣說萬思一旦失去那一半的工資生活會變得如何拮據,直接打斷她的話說:“萬思到手的工資會漲一倍,滿意了嗎?”

孔令欣對自己這種劫富濟貧的行為內心也很滿意,對於萬思來說更是意外驚喜。

拿著孔令欣和自己的資料,加上鼎盛集團的介紹信,萬思一天就把入學的事宜搞定了。

當萬思妥妥的把入學須知遞給孔令欣之後,她才明白原來隻要有錢有地位就能順利入學,原本她還想通過一次考試證明下自己的實力,結果最終還是靠孟家的關係。

不管怎麼樣,到底還是擺脫了整天吃飯睡覺美容逛街的無聊日子,孔令欣竟然開始對未來的學習生活多了一份期待。也許沒上過大學的人,總是會對大學校園有憧憬。

萬思看到孔令欣新買的基本經濟學類的書,投過來敬佩的目光,說:“原來你不是為了打發時間才去上學,是為了學習才上學的呀!”

其實,孔令欣在南方小縣城的時候就對經濟學類的書感興趣,家裏有十幾本書都是關於這方麵的書,媽媽說那些都是爸爸留下來的書,爸爸生前也是個特別有誌向的人,他躊躇滿誌正準備創業,卻被一場車禍奪走了年輕的生命。

小時候家庭條件不好,別的孩子有父母買的連環畫、漫畫,她隻能捧著爸爸留給她唯一的遺產看了又看,不認識的字她會翻字典,所以比起同齡的孩子,孔令欣認識了不少字,邏輯思維也特別強。從小孔令欣的成績就特別優秀,所有的老師都確信這個孩子會考上國內一流的高校,可惜生活條件不允許,最終孔令欣的學曆定格在了中師。

還別說,以前覺得書本上的東西很空泛,但是來到B市之後,接觸這些人和事之後,爸爸留給她的書裏的知識她都能用的上。

看書的好處就在於,很多東西看的時候你會覺得無用,但是真的遇到類似問題之時,書裏的知識就會浮現在你的腦海裏,讓你隨時有準備。就比如關於孔家盛世名門的樓盤銷售,孔令欣已經有了初步的計劃。

孔令欣對萬思輕描淡寫的說:“就算裝學生,也得裝出最高的境界來呀。”

上學的事情已經搞定,接下來對孔令欣來說頭等大事就是孟浩全的生日。

得知孟浩全的生日在老宅裏過而不是去飯店過之後,孔令欣心裏已經有了主意,但是這件事情不能單靠她一個人完成,而且拉人入夥還得對方能夠替自己保密,想要把這事做得萬無一失確實有些難度。

不過,為了能夠穩固地位,再難也得去做。

周末就是孟浩全的生日了,孟家已經把請帖發了出去,到時候B市的政界、商界名流都會來孟家祝壽,孔令欣看過賓客的名單,比King集團宋思遠開的晚宴陣容還要豪華。

宋思遠的賓客以年輕人為主,而孟浩全的壽宴賓客則是以位高權重的人為主年輕一代人為輔。如果能夠在一群老人們麵前露臉,獲得大家的首肯,孔令欣接下來的計劃就會容易許多。

接下來的幾天裏,孔令欣名副其實的過上了大門不買二門不出的日子,過得也是心甘情願,現在的她首要任務就是研究菜譜,養生長壽宴。

孟浩全的生日宴是中西結合,從下午三點開始,賓客會陸續到場,先在院子裏的草坪上舉行西式的慶祝儀式,等到了晚飯時間就用中餐招待賓客。

中式晚宴一般都很講究座位的主次,主桌由主人和重要的賓客就坐,孔令欣的計劃就是在這次生日宴上親手為主桌做出一桌菜。

參加生日宴會的人要是知道主桌的菜是由孟家的二兒媳做出的,孔令欣絕對能輕而易舉的成為當晚最大的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