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需要的東西,徐氏早就準備好,這次過來,最主要還是帶林世禮他們回家一起吃飯。
吳氏念叨著雞湯餛飩。
但現在有六個人,不知道林曉禾還請不請得起。
以前每次出門,徐氏都會拿錢給他們,這次一文錢都沒有拿,她和林老二身上掏不出幾文錢。
林世義身上應該有,都是他賺的,應該不會拿出來吃雞湯餛飩。
想法多,吳氏就不好開口了。
結果一到攤位,林曉禾就招呼著大家下車。
“二伯,你先去放驢車,然後來這裏找我們,快點來,不然餛飩冷了就不好吃了。”
林老二興衝衝地走了。
林曉禾要了六碗雞湯餛飩,一人一碗。
徐氏如果在這裏,肯定不會答應。
在徐氏的管教下,吳氏和林老二雖然覺得貴,但還真沒有吃還是不吃的想法,給他們就吃,不給就不吃。
反正家裏有人會管著,這錢怎麼用。
“娘,奶奶這次給了你們這麼多錢出門?”林世義驚訝得不得了。
這可是有史以來第一次啊。
“有你吃的還這麼多話。”吳氏臉上掛不住。
林老二大條,笑嗬嗬地說:“你奶奶給的銀錢在我身上,都是有數的,她算好要買什麼。咱們吃的都是曉禾賺的錢,曉禾可會賺錢了,連悅豐酒樓都有生意往來。”
林世禮等人一直在學堂。
不知道家裏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咱家,和悅豐酒樓,有什麼生意?”林世仁完全想象不出來。
“賣菜嗎?”林世仁除了地裏的菜,也想不到別的。
林曉禾認真地點了下頭:“差不多。咱就是把菜加工的法子賣給了他們。”
“說了你們也不懂,你奶奶天天念叨的那句,君子遠庖廚,做飯的事,你們不用知道。”吳氏擺擺手,並不覺得這話有什麼不好。
這幾個讀書娃,確實連廚房的事都沒有做過。
比起別家,他們幾個其實都算好的。
農忙放假的時候,他們都會去田裏幫忙。
吳氏聽說娘家那邊的讀書人,天天待在房間搖頭晃腦的念書,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連下田都不會。
他們幾個,隻是不會做飯而已。
“二伯娘,我覺得你這話說的不對。”林曉禾聽不下去了,決定要糾正一下這個錯誤觀念。
別的讀書人她管不著,自家哥哥可不能這樣。
可以不懂做飯,但絕對不能認為這是君子之德,值得誇耀的地方。
“哪句不對?”吳氏將拿起的勺子放下,看向林曉禾。
“君子遠庖廚呀。”林曉禾舉了個例子,“二伯娘,如果二哥這次考上了,就得去外地求學,就算不去求學,以後應考也得去外地。這一路得多遠?他什麼吃的都不會做,路上誰給他做呀?”
路上雖然可以買,但也有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時候。
吳氏顯然沒有想過這種問題:“對啊,不做哪裏有吃的啊?可怎麼會有這種話?”
“可能是因為不想做飯而講出的大道理吧。”林曉禾還真沒有關注過,為什麼會有這種話出來。
做飯洗碗還真沒有幾個人喜歡,讀書人為了逃避,就找出一個說辭,這種可能性最大。
要是大戶人家倒也罷了,有下人做。
家裏有點閑錢的,也能請個小廝跟著,讓小廝做。m.X520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