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晚九點,幾人回程的飛機,第二天中午落地,回到了蘇州。
丁筱雅拎著沉重的行李箱,“我這買買買的買了不少的小物件兒回來,重死人了。我現在發現,還是國內的空氣最好啊,這大街上的每個人看著都眉清目秀的!”
沈蘇棠不由得輕笑出聲,將筱雅送到她家門口後,魏劭驍又將車開去了沈氏工坊。
哪裏想到,工坊門外圍了一群的人,這是從來沒有過的“盛狀”。
魏劭驍的唇角微勾,“老婆,我看我們還是待在車裏,先別下去了。”
沈蘇棠降下車窗,看向工坊門外的那些人,“他們這是……”
隻聽得外麵的人撐著遮陽傘,頂著夏日的大太陽,七嘴八舌的說著:
“聽說沈蘇棠今天回蘇州啊,這就是她的工坊沒錯吧?怎麼還沒等到她人啊,我都快熱死了,我都等一個小時多了。”
“沒辦法啦,我跟我家孩子都等兩個小時了!”
“……大嬸,你們是來幹啥的呀?”
“我啊?我帶我家孩子來找沈蘇棠拜師學藝呀!我想讓她學點東西,這女孩子嘛,不就適合針線方麵的啊,我看這緙絲就挺好啊,看沈蘇棠這姑娘多才氣啊!”
沈蘇棠坐在車裏,嘴角的笑容溢出。
真好,如果大家都願意投身到學習非遺手藝行業來,而不再是追求熱門行業,那一定會更好的傳承下去。
魏劭驍雙手環胸,車子熄了火,挑眉道:“他們倒是挺會見縫插針啊。”
聽人群裏的人說,有做外貿服裝的都打算過來學學做緙絲,多一樣手藝,也多一條路子,想學習學習中國傳統的織錦文化。
“這是我一直期待能夠看到的場麵。”
沈蘇棠不願意讓他們頂著日頭再繼續等下去,她推開車門。
人群裏不知誰驚喊了聲:“大才女,咱們的大才女回國啦!”
隨即便看見蘇州當地的一些老人,手裏拿著紅色的旗子揮舞著,老當益壯的,甚至弄了些彩花,還拉橫幅,熱烈慶祝她回國,不知道誰原地吹起了嗩呐。
沈蘇棠扶了扶額,無奈之中又有些愉悅。
魏劭驍大手摟過她的腰,對在場頓時躁動起來的人群說道:“別擠著我老婆,有話慢慢說,一個一個的上前說。”
那位大嬸頓時便喜極的帶著自己十七歲的女兒過來,“是大才女沈蘇棠嗎?哎呀,總算是見到你真人啦!不枉我等你這麼久呀!你看看我女兒,能不能讓她跟著你學做緙絲呀?”
沈蘇棠看她的女兒年紀還很小,“阿姨,她還在讀書嗎?”
“是啊!不過不妨礙的,現在剛放暑假嘛,時間充足的很,暑假作業她都在學校裏做完了,剩下的時間我想讓她學點兒東西,聽說咱們市裏出了個你這樣的的大才女,我就靈機一動,想帶她跟你學做緙絲,這學費不管多少我都出,隻要你肯帶她!”
大嬸很激動的伸手撥開後麵要上來的人,把自己的女兒推上前去。
女孩兒看起來斯斯文文的,話不多,挺內向,如果是安靜類型沉得住氣又有耐心的孩子,沈蘇棠是願意收的。
“緙絲上手起來不算難,但需要十足的耐心,這是很細致的活,有時候一坐就是一整天,很枯燥,你可以嗎?如果能接受的話,你可以來我的工坊學習做緙絲。”
沈蘇棠這句話,也正是說給在場的想要來學緙絲的大家聽的,她不希望有很多人沒有了解這一行,便一時腦熱來進來,又匆匆的消失匿跡。
在這個行業裏,來來走走的人,太多了。
女孩點了點頭,“我想向姐姐一樣厲害,以後想出國,在台上看見我做的緙絲衣服。”
其實是女孩主動給媽媽提議的,大嬸看了相關的新聞,在眾人的鼓吹之下,便一口答應了,帶女兒過來。
沈蘇棠微笑著摸了摸女孩的頭發,“希望你能夠堅持下去。”
有時候,做一件事情,不僅僅隻是興趣促使自己前進與堅持,還有一份責任,而對於沈蘇棠來說,更有一份傳承的使命。
“如果大家有想學緙絲的,請進工坊填一下相關的表格,尤其是自己為什麼想要來學緙絲的原因,希望你們能夠認真填寫,到時候接納的幾率會更高一些。”
“好好!”
沈蘇棠便跟孫阿姨打了聲招呼,孫阿姨就帶著他們去電腦上打印了表格下來,讓他們仔細填寫,這表格是入門檢驗的規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