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早在木爾坦失守之前,奧朗則布就已經退出了印度大陸了。

此時,奧朗則布已經過了開伯爾山口。

好吧,奧朗則布已經心知,自己守不住印度的錦繡江山了,所以,他早在兩個月前,得知大明帝國拒絕出兵援助他之時,就已經組織起來了撤退,他將自己控製的所有土地,所有地盤,都進行了一番劫掠。

將上麵值錢的地方,全部搶了個幹淨。

帶著大量劫掠而來的財富,奧朗則布重新的回歸到了阿富汗,在他看來,到了這裏,大順應該不會再追擊下去了吧?

畢竟,阿富汗這麼窮的地方。

而奧朗則布這些年來,占領的波斯領土,同樣也不算富庶,這些地方,對於已經占據了富庶的印度的大順帝國來說,應該不值得他們出兵搶奪的。

當然,兵者,未慮勝,先慮敗,奧朗則布雖然覺得,大順不會跟他搶阿富汗這麼塊破地,但他也不敢掉以輕心,在撤離開伯爾山口之後,奧朗則布就開始在此地營建要塞了。

以此來阻攔大順帝國的進一步進攻……

……

洪德十二年!

大順永昌十五年!

李自成已經五十了,在這個知天命之年,李自成毅然做出來了一個極為重要的決定!

那就是,放棄經營多年的昆明諸地,采取了遷都政策!

將自己的都城,給遷到了被更名為長安的德裏!

嗯,德裏被改名了,改成了長安,至於原先的長安昆明,則恢複原名,叫回了昆明。

不隻是把德裏給改了名字,李自成還把德裏附近的亞穆納河,給改名成了渭河,還讓隱姓埋名,在大明那邊學習了數年工程建築學的技術人才袁闖,親自設計,在被改名的亞穆納河上,以鐵為骨,以混凝土為肉,修了一個“灞橋”。

並且,李自成還要在德裏,營建新城——當然要營建新城了。

德裏原先的城,雖然挺大,但也挺破的,而且,也不合咱老李同誌的胃口——李自成還是喜歡西安城那樣四四方方的中式城垣,就連德裏宮殿,他都住不太習慣。

如此大興土地,當然也少不得對當地的橫征暴斂了。

隨著征服了大半個印度(也沒完全征服,李自成不過是占據了印度北部,恒河,孟加拉,奧裏薩,還有印度河流域這些地方而已,南部相當多的土邦李自成沒有派兵征服。

不是不想,而是不用。

因為這些邦上麵的土王,全都是混吃等死的貨,見李自成把奧朗則布打出了印度,都認為大順是新的印度統治者,早早的就派人過來臣服了,而李自成也印度最富的流油的幾塊地方已經被征服了,剩下的地方,兵力不足,一時半會也實在是沒必要去打。

幹脆就接受了他們的送來的財貨。

同意了他們在地方的統治。

但即便沒有徹底的征服整個印度,大半個印度上麵的人口數量,也已經相當的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