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前三等的地民外,剩下第四等民,就是大順治下的“印奸”們,這些人投靠大順的地方賈吉爾為主,他們大多是波斯奸商們,長著一張奸商臉,他們是大順的門下走狗,雖然不及前三等民尊貴,但亦是大順的中堅力量。

負責替大順欺壓奴役剩下的幾等民。

而第五等民,則就是阿三這邊原來的婆羅門了,大順既然征服了印度,就要適應印度的國情,李自成深知,印度的國情就是種姓製度,所以他並不打算破壞這項製度,婆羅門還是婆羅門,他們隻不過成了大順法定的五等民。

他們將同四等民一樣,負責壓榨底層的阿三們。

而第六等民就是刹帝利了,他們現在還沒有失業,因為大順兵力有限,需要他們去鎮壓龐大的阿三們,所以也能夠在大順這個民分九等的國家裏,分上一杯羹。

不過,接下來的幾等民,可就慘了啊!

第七等民就吠舍,他們可以經商,需要納賦稅,同時,在大順的製度下,也有可能成為第六等民(大順對刹帝利看管很嚴,隻給冷兵器,死傷難免多點,需要從吠舍補充)。

七等民下八等民,就慘的多了,他們就慘的多了,就是首陀羅了,隻有一個作用了,這個作用就是種地,當仆人,當工匠,充當大順帝國的燃料,替大順帝國工作,充當大順帝國發展的潤滑油,要被大順剝削。

當然,這八等民還算好——相比於九等民!

這個九等民就是賤民了!

大順天子李自成深知,賤民們都是心甘情願的當賤民的。

是上輩子犯了大罪,來贖罪的,所以,李自成絕對不會讓他們贖不了罪,而且,為了讓他們贖罪的更徹底,李自成還加重了他們贖罪的力度,讓他們好好在大順贖罪。

而大順這麼一個民分九等的製度下,李自成就覺得,民有些少了——第三等民,還有第二等民太少了!

所以,他要從本土,移過來府兵戶,移過來普通的民戶,充實當地人口!

而移民過來,自然需要土地,而且需要更多的土地了——背井離鄉跑到阿三國,雖然是當大爺的,當高等公民的。

但人離鄉賤的道理可是深入人心了。

所以,李自成需要圈很多的地,誘他們過來!

李自成在這邊移民,大明帝國同樣也移民!

當時間進入到洪德十二,大明帝國在全取了美洲大陸三年的時間內,以平均一年百萬的速度,向美洲大陸上移去了三百萬的民啊!

技術的發展,蒸汽船下,使得大明到達美洲的航程,大大縮減,而征服了美洲好,直接到達美洲大陸上的東海岸的平原,也使得移民們在當地立足的難度,大大減輕。

而這幾年,美洲大陸上人口,除了移過去了五百萬民外!

還有一百餘萬,從日本國,從朝鮮國,還有安南一帶,運到美國的少女。

加上這些人口,再算上原先的移民,算上當初,早些年移民東山洲後,繁衍生殖下來的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