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僅隻是用了一晚上的時間,大魏將士隨即也是完成了登陸,在把這一處地方,當做了他們的根據地,並且站穩了腳跟之後,這些大魏將士隨即也是開始深入的行軍。
劉鹿因為擁有董雲在一旁出謀劃策,所以對於大魏將士登陸之事,倒也看得極為透徹。
盡管是猜到了大魏將士會登陸海岸,可是他卻並未進行製止,一切所有的行動,全部都聽從了董雲的提議,最終把兵卒安插在了山林之中。
畢竟大魏將士登陸海岸,最終的目的還是要進攻鬱林郡的陸地,所以到時候沿海進行防守,倒也不如把大魏將士引入陸地之上。
如此一來對於南蠻將士來說,自然也是方便發起多方麵的圍攻夾擊。
更而大魏將士盡管明白在水中加挑戰是上策,在陸地交戰是下策,不過看著這些南蠻將士並沒有任何防守海岸線的意思,最終也是隻能率領大軍進入了這陸地之上。
盡管再十五萬大魏將士之中,足足有五萬大魏將士全部都是弓兵,可這個時候卑彌呼還是沒有任何在意,直接下令大軍進入了山林之中。
真正當大魏將士進入了極為茂密的山林之後,戰爭才算是真正打響。
雖說東瀛將士擁有豐富的叢林作戰經驗,不過南蠻將士卻也並非是吃素的,特別是在鬱林郡這樣的地方,這可以算得上是南蠻將士的本土作戰了。
所以在這叢林之中,雙方也均是不敢有任何的放鬆警惕。
其中對於南蠻將士來說,在這個時候最為重要的,那就是要發現大魏將士的水路主力兵卒,在登陸之後究竟去向了什麼地方。
畢竟隻有找到了大魏將士的水軍兵卒之後,才能夠進行阻截對抗,這也是所有事情的前提。
而鬱林郡雖說極為廣袤,不過真正想要藏匿十幾萬大軍的行軍,還是極為困難的。
僅僅隻是用了兩天的時間,很快被安插藏匿在鬱林郡的南蠻將士,就發現了大魏將士的蹤跡。
真正清楚了這一點之後,負責水路的董雲,隨即也是沒有任何遲疑,直接率領著南蠻十八萬大軍,支持卑彌呼所在的地方而來了。
毫無疑問,這是一場血戰,因為這董雲和之前曹晦還有卑彌呼遇到的對手不同,他不僅僅對大魏將士的勇猛極為了解,更是還清楚火藥這種東西的存在。
如此一來就算是卑彌呼想要殺得南蠻將士一個措手不及,那也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而且更為重要的是,卑彌呼並不清楚自己的底細,此時已經被南蠻將士摸清楚了,在這鬱林郡的山林之中,依舊還是繼續行軍。
對於已經在鬱林郡布下來了埋伏的董雲來說,此時得到大魏將士已經前來之後,隨即也是布下來了一個埋伏,打算給這些大魏將士的一個下馬威了。
翌日,天剛剛破曉,大魏將士就踏入了董雲布下來的埋伏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