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攻方式有很多種,麵對不同的進攻方式,我們需要采取不同的防守陣型,最終,我決定賭一把,回到己方槍兵陣地,讓他們用鐵鍬把戰壕西側的土堆,分一半到東側,使得兩邊高度一致,這樣一來,雖然降低了戰壕的整體高度,但以陰兵們的平均身高,稍微曲腿,或者往前趴一點,也能夠用。
這樣的好處在於,可以隨時調轉槍口,朝前後射擊——我預計,敵人會采取“三叉戟”戰術,即先使用騎兵,從山坡的兩翼迂回到我們陣地後方,同時用步兵正麵衝鋒,對我們形成合圍之勢,我隻是不知道,這三波敵人,哪一波會先到。
若騎兵先到,槍兵們就得先朝後麵射擊,若步兵先衝,槍兵們就得先朝前麵土坡射擊。
設置好了雙向陣地之後,我又告訴那些騎兵,敵人來了,千萬不要衝上去交戰,雙方近距離交戰之後,我方槍兵就失去作用了,槍兵和弓箭手不一樣,弓箭手可以在騎兵或者步兵後麵,通過拋物線,射擊前麵的敵人,還能受到自己前麵布隊的保護,可來複槍彈道平直,沒這個功能啊,不存在掩護問題,槍兵就是最前線,是他們掩護騎兵才對。
剛交代完,似月那邊跑來一隻小騎:“吳大人,敵軍傾巢而出!”
我返回山坡,出來的是正門的步兵,估計騎兵,還是會從兩側出來,但要稍晚一些。
果然,等步兵出城,列好陣型之後,兩邊的城門才打開,兩支騎兵快速出來,沒有列隊,直接呈縱隊開始向小山包後麵迂回,但正門的步兵,並未開始前進,那我就明白了,敵軍主將還是比較謹慎,想先用左右各自一千人左右的騎兵試探一下,爭取直接解決戰鬥,如果陷入膠著,才用中間的步兵衝鋒。
因為兩邊的騎兵,是他們叛軍的家底,中間的步兵中,很多都是我方降卒,戰鬥力不會太高。
似月跑回來,問我怎麼辦,她有點被敵人這種非常明顯的包圍戰術給嚇到了。
“你們就立在山坡上,防止步兵衝擊即可,不需要作戰。”我說。
很快,八百騎兵,齊刷刷立於坡頂,對於兩邊迂回的騎兵,不予理睬。
將領已出,信息不暢,難以收回,即便現在敵軍主將疑惑,也來不及了。
又很快,敵人兩支騎兵隊伍完成迂回包抄,從後麵大概一公裏的位置,朝我們的小山包衝來,目標,是山坡上的八百騎兵——那些槍兵都縮在戰壕裏,並沒露頭,從我山坡上的視角能看見他們,但遠處的敵人並不能看見,隻能看見一堆土。
敵人兩支騎兵,在衝擊過程中,完成了隊伍整合,兩千人分成了四排,每一排五百人左右,排列緊密,這種隊形是為了能一舉擊穿我方騎兵陣型,但同時,也更方便我方射擊。
騎兵速度太快,不能放得太近,當敵人集結成陣,距下麵的戰壕還有七百米的時候,我便舉起了手。
四百槍兵立即從戰壕裏出來,將槍夾在新翻過來的土堆上,瞄準,射擊。WwWx520xs.com
使用這種老式的長步槍,站立射擊和在戰壕裏射擊,精度能差十倍還不止,加上這四百槍兵,因為身處戰壕,不會很慌張,戰壕還有一點優勢就是,可以讓士兵麵對騎兵衝擊時,安全感爆棚,騎兵近身,他們隻需要縮在戰壕溝底,騎兵的馬刀便夠不到他們,除非下馬作戰,下馬的話,騎兵的威力也就沒了,如果敵人敢跳入戰壕,那麼,馬刀在狹窄戰壕裏的威力,肯定不如槍兵們短小精悍的刺刀,我之前已經和他們講了這個道理,所以他們不慌。
不慌,又是戰壕射擊,槍穩,心穩,手穩,命中率自然很高。
。您提供大神夏樹的水龍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