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與眾不同的。
這是年幼的神樂冰淩對自己的最初的認知。
在懂事以前,自己的眼睛就異於常人地敏銳,能夠輕易感覺到來自家人、哥哥和周遭人的「視線」。
她曾經偷偷試探過自己的家人,很快,聰慧的她就發現了,能看到這些「視線」的人隻有自己。
隻要她想,她的眼中都會出現這些「視線」,即使她沒有看到對方,即使對方在她身後,她也能輕易看到那些「視線」,然後發現對方的位置。
這是獨屬於她的天賦。喵喵尒説
而這些不是光線的視線,總是非常非常溫暖。
帶著這些視線的人,對她一直都很好。
視線最為溫暖的,不是父母,反而是她的兩位哥哥。
次子神樂楓雖然總是一副冷淡的表情,但是話語裏對她的關心卻是一點也不少,行為和他的話語總是不一致。
而作為長子的神樂夏至,比父母更加寵溺她,就連看她的視線是最為溫暖的。
唔……
對了。
就像陽光一樣!
所以那個時候,如此幸福的自己,才會對“噩夢”一無所知。
……
夜幕降臨,神樂宅裏的熱鬧也漸漸沉寂。
哥哥們在門口接到了來自父母的消息,然後就一言不發地站在那裏。
好像……是父母因為意外去世了?
神樂冰淩低頭看了看自己的小手,心裏感覺哪裏不對勁,但是又說不上來。
年幼的她還不太能理解雙親去世代表了什麼。
因為距離太遠所以無法交流,但是隻要努力去感覺,還是能夠看到父母親的「視線」。當她發覺視線突然消失的那一天,就寄來了一張紙。
就算告訴神樂冰淩那代表兩人的死,可是這樣的話語還是缺乏真實性。即使兩個哥哥都沉默不語。
因為這和她看到的,爺爺去世時的場景完全不一樣。
既沒有在臨終前隨侍在側,也沒有親眼看到精心打扮體麵的遺骸,更沒有莊重的棺材。
單單隻是聽見“去世”這個字眼,對於一個還不懂死亡是什麼的幼童來說,還是沒辦法體會死亡帶來的巨大喪失感,也不能明白自己失去了再也無法找回的重要存在。
在感到悲痛之前,心裏反而先是拒絕接受,而在下意識拒絕接受後,反應過來但沒有完整接收消息的大腦就產生了疑惑。
因為就算大人們告訴她再也見不到爸爸媽媽,他們再也回不來,她還是無法理解這是怎麼回事。
“冰淩,媽媽去給你買布丁,要乖乖聽夏至和楓的話,不要讓他們太操心噢!”
在出發那天早上,笑著這樣摸了自己的頭的媽媽,為什麼再也回不來了?
年幼的神樂冰淩怎麼想也想不出答案。
所以,想不明白的她才想跑去問哥哥。
比自己大六歲的神樂夏至,是個無所不能、無所不知的哥哥。他總是會保護自己,總是小心嗬護著自己。
而比自己大三歲的神樂楓,雖然身體很差,也不怎麼說話,知道的東西也沒有夏至多,但是他溫暖的視線僅次於夏至,而且,無論夏至藏在哪裏,他都能很快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