靄玨的聲音就像一股清泉,葉歸夏整個人冷靜了下來。葉歸夏走過去抱了一下靄玨,“寶寶真是娘的福星。”
靄玨開心的在床上滾來滾去。
"好啦,不鬧啦,這麼開心啊?"葉歸夏笑道。
靄玨不說話,隻是用一雙濕漉漉的眼睛看著葉歸夏。
"好啦,娘親要忙了,你自己玩吧。"葉歸夏費了好大勁才把這句話說出來,她現在是完全理解那些常把自己孩子掛在嘴邊的家長了,她要是有這麼可愛的寶寶,她也會忍不住想全世界炫耀的。
靄玨奶聲奶氣的說:“好。”
看到靄玨如此乖巧懂事,葉歸夏忍不住又親了他一口,然後才回到桌前。
春秋戰國分為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春秋時期,簡稱春秋,指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是屬於東周的一個時期。春秋時代周王的勢力減弱,諸侯群雄紛爭,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相繼稱霸。春秋和戰國的分水嶺是在公元前453年,韓、趙、魏三家滅掉智氏,瓜分晉國。
而現在《複生》裏,韓、趙、魏三家正在分裂晉國。葉歸夏根據她們現在的進度猜想,等他們出新手村,應該是在桂陵之戰這個時期,但也可能提前或者推後,所以一定要做完全的準備。
打仗最重要的是什麼,是物資。三軍未動糧草先行,由此可見後勤有多麼重要。排兵布陣這些她不懂,但她擅長種地。她可以為將士們提供糧食,穩定大後方,讓他們沒有後顧之憂。葉歸夏在光腦上標記了一下自己的位置。
葉歸夏繼續回想,桂陵之戰是在公元前354年,魏圍攻趙都邯鄲,次年趙向齊求救。齊王命田忌、孫臏率軍援救。孫臏認為魏以精銳攻邯鄲,國內空虛,於是率軍圍攻魏都大梁,使魏將龐涓趕回應戰。孫臏卻在桂陵伏襲,打敗魏軍,並生擒龐涓。
桂陵之戰後,經過幾年的休整後,魏國逐漸開始恢複對外進攻。公元前341年,魏國發兵攻韓國,韓國向齊國求救。齊國繼續運用“圍魏救趙”戰法,率軍直取魏都大梁,誘使魏軍回救。孫臏運用減灶之計,在馬陵大破魏軍,前後殲敵10萬餘人。
至此,魏國被削弱,齊國崛起,秦國坐收漁利,魏國從此無力阻止秦國東進。
葉歸夏提取關鍵信息,
發生時間:公元前354年至353年
地點:桂陵、襄陵、邯鄲
參戰方:齊國、趙國、魏國
結果:齊軍勝
主要指揮官:田忌、孫臏、龐涓
因為不清楚到時他們屬於哪一方,葉歸夏把失敗的原因也記了下來。
魏國的失敗,是因為齊國的戰略方針。孫臏作齊國的指揮,在戰略上,抓住有利時機,在作戰指揮方麵,能正確分析敵強我弱的局麵,選擇適宜的作戰方法,另外還有田忌能虛心聽取意見,從善如流,也是戰勝的前提。
總結一下原因就是魏軍失敗一是統軍主將對未來的危機預料不足,在遇到敵軍攻伐非主城時沒有判斷出敵軍的下一步行動,國內兵力空虛。二是料敵不明,沒有探查清楚就貿然追擊,孤軍深入。而齊軍勝利原因一是孫臏冷靜分析出了當時戰場的形勢,直接出兵攻打魏軍並不能造成魏國較大的損失。而圍魏救趙則可以一箭雙雕。二是拋卻小利,誘敵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