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漏網之魚(1 / 2)

兩隻蝴蝶飛過來了,奇怪的是它們沒有停在又大又豔的繡球花上,而是直徑奔月季花而去。蔣興和明白,月季雖小,但能釋放出濃鬱的芳香……

蔣興和在月季花前停步,這時李施煙匆匆走來:“老板,羅國矮回來了。”

“知道了,帶他來見我吧!”

蔣興和回到書房不久,李施煙領著羅國矮進來了。

“老板夏安。”羅國矮行供手禮。

“發現線索了?”蔣興和開門見山問道。

“這些天我和羅建成走遍譚小苦有可能藏身的地方,一共有六、七處,隻是……沒有發現有用的線索。”

蔣興和:“找了這麼多地方都沒有線索是什麼原因?”

“打個比方吧,比如打魚,最大的魚總是網不住,為什麼呢?因為魚越大越藏得深,輕易不會露頭。”

“這個比喻說得通嗎?”蔣興和問李施煙。

李施煙:“這個比喻本身說得通,左右都挑不出毛病,隻是小姐、譚小苦是人,跟魚扯到一起不太對……”

蔣興和:“人和魚是有不同,道理卻是相通的。羅國矮,我想聽聽你有什麼辦法。”

羅國矮:“辦法是四個字——欲擒故縱。”

蔣興和:“能說得詳細點嗎?”

羅國矮:“對待藏得深的漏網之魚,最好的辦法是幹脆上岸!”

“上岸不管了?”

羅國矮:“是的,魚不可能一輩子待在泥巴裏,它要吃,要找情侶,時間久了,水會變清,水清有利於找到大魚。”

蔣興和說:“這張網就交給你了。”

話說“光陰似箭”,轉眼間一本《全唐詩》被譚小苦、蔣鈺瑩讀得差不多了。

這天,他們讀到了呂岩的詩。

蔣鈺瑩說:“呂岩的這首《梧桐影》可媲美太白的三五七言《秋風詞》!你看‘落日斜,秋風冷。今夜故人來不來,教人立盡梧桐影。’此詩雖然寥寥幾字,但意味深長。再看李太白的:‘秋風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複驚’。”

譚小苦說:“如此一比,確有異曲同工之妙。”

蔣鈺瑩:“未讀呂岩詩之前,在我心目中他就是個神仙,讀了他的詩,才知道他其實也是個有血有肉的凡人。再看這首‘九重天子寰中貴,五等諸侯門外尊。

爭似布衣狂醉客,不教性命屬乾坤。’不教性命屬乾坤,何等的氣魄,這又是仙家本色!”

譚小苦:“讀呂岩,我認為最自況的是《答僧見》——‘三千裏外無家客,七百年來雲水身。行滿蓬萊為別館,道成瓦礫盡黃金。

待賓榼裏常存酒,化藥爐中別有春。積德求師何患少,由來天地不私親。’無家無業,無拘無束,三千裏來去如行雲流水,七百年暑盡寒來。一旦大道修成,瓦礫變黃金,黃金也是瓦礫。這就是呂岩的風采!”

蔣鈺瑩:“說到呂岩,有個笑話講出來你別笑我無知。呂岩的詩其實我早有接觸,有的還會背,直到有一天國文老師說呂岩就是呂洞賓,我竟然半天沒回過神來。”

譚小苦:“這個不足為奇,說穿了是個先入為主的事。因為呂洞賓太有名了,連要飯的、挑大糞的都知道他是八仙之一。”

蔣鈺瑩:“最早聽呂洞賓的故事,我是從廚子那裏聽到的。”

譚小苦:“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知道呂洞就行了,管他誰是呂岩。不光是他的名字,連他的身世都有多種版本。”

蔣鈺瑩:“我聽到的傳說,他出生於官宦世家,自幼熟讀經史,是唐寶曆元年的進士,還當過地方官吏。後因厭倦兵亂時世,便棄了功名和妻子一起到中條山上的九峰山修行。夫妻二人各居一洞,可相對而望,遂改名為呂洞賓;‘呂’,指他們夫婦二人,兩口為呂;‘洞’,即居住在山洞裏;‘賓’,稱自己是山洞裏的賓客。”

譚小苦:“這個傳說有沒有說到他是怎樣成仙的?”

蔣鈺瑩:“說他在修煉過程中,巧遇仙人鍾離權,拜之為師。修仙成功後,下山雲遊四方,為百姓解除疾病,從不要任何報酬。因他樂善好施,扶危濟困,深得百姓敬仰。他飛升後,家鄉百姓為他修建了‘呂公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