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櫃裏的兩件清雍正禦窯,屬於高仿,差不多快精品了!
一件底是真底。
一件身是真身。
大膽瓶真底假身,仁叔三千兩百萬收的。
玉壺春瓶真身假底,我在柯紅兵家出來後收的,38萬。
嚴格意義上來講都屬於贗品。
但,又都很特殊。
每一件身上都還帶著真,若被送去檢測,稍微誘導一下取樣人員,大概率還真能通過。
這也是這兩件瓷器做的好的地方,既能通過大多數鑒定師的眼睛,也能通過儀器的檢測。
對於這兩件瓷器,我的想法很直接。
既然不會當真的去賣,那就。
假的歸假,真的歸真。
拆了,重新接。
但這可是個技術活,搞不好,兩件瓷器都得報廢。
所以,得花功夫。
我將這兩件瓷器帶回了我和小武在郊區的小院。
這裏有我從梅溪帶來的做舊工具,另外還添置了很多小型電動工具。
所以,我現在才發現,當初我和小武租一整套院子是多麼的明智。
空間大,很多工具有地方放。
最主要,保密啊!
兩件瓷器拿回來,先拆分。
釉裏紅玉壺春瓶是鋦釘加膠水的,大膽瓶是重新燒製的。
相對來說,大膽瓶更好拆。
直接上微型切割機切割就行了。
切口整齊,也有利於後續的拚接。
反而,那件看上去很容易拆分的玉壺春瓶更加的難拆。
因為得保持原樣,無論是鋦釘,還是釘孔,都不能破壞,後續還得複原。
所以,拆起來得小心翼翼,頗費精力。
拆鋦釘沒什麼好說的,工具齊全的話,就是考驗耐心和細心。
對手腕的把控力度很講究,畢竟這是在瓷器上幹活。
拆完鋦釘,這底子可不是立馬就能下來的。
因為他是用ab膠給粘住的。
如果,這瓷器是正兒八經古代粘住的,那就相對好拆多了。
古人粘瓷器,多用糯米膠、魚膠之類的。
而這化學的ab膠,性能好,但是沾上了回頭難。
最好最快捷的去除ab膠的方式,自然也是用化學試劑。
比如用甲基丙烯酸甲酯去除ab膠。
但是,這玩意不能亂用,會破壞瓷器的釉麵。
我將這玉壺春瓶用冷卻劑包覆,隻留出接口縫隙。
然後對縫隙進行穩定加熱。
加熱到兩百度左右,堅持三分鍾,ab膠就會逐漸溶解。
ab膠一溶解,底和身就能很輕鬆的分開了。
底和身分開以後,再用棉簽沾著甲基丙烯酸甲酯擦拭接口的瓷胎上的殘膠,就可以徹底去除了。
話說起來容易,幾句的事情。
但是真做起來可是花了我好幾個大晚上。
兩件瓷器拆開來,處理清潔幹淨了,就先放在一邊晾著。
晾差不多一個晚上,就可以進行拚接了。
真的歸真的,假的歸假的。
真的,拚起來還是那件釉裏紅玉壺春瓶。
但是,這件因為是真的,未來也會按真的去出售。
所以,要求就是原貌還原。
但問題是,真底的彩繪被破壞了。
原先為釉裏紅,被人拆下來換到青花瓷上,所以底足的釉裏紅給清除掉換成了青花。
現在,我又要重新給還原成釉裏紅。
但因為上下都是真品,我這算是修複,不算做舊。
而且,時間也不急。
所以,這件先放在後麵處理。
先著手處理那件上下全假的青花膽瓶。
這件東西,我準備做好了拿給那包工頭許老板。
讓他拿去送領導。
這件青花膽瓶雖然上下都是贗品,但是做的品質還是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