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報告(1 / 2)

“也是,梅總那就再看其他兩件古董吧。”

牛文彬說著將另外兩個錦盒推給了我。

我點點頭,一樣上手直接打開了錦盒。

兩個錦盒,裏麵的東西完全不是一個類型。

一個是瓷,一個是銅。

但有個共同點,都是觀音造像。

都是明朝造像。

瓷的,是德化白瓷觀音造像。

銅的,是銅鎏金觀音像。

這兩件造像的品相都很是不錯。

尤其是這件德化白瓷,太漂亮了。

我仔細一看,竟然還是何朝宗的觀音像。

這,可是值大錢了!

但是,它卻是個仿的。

雖然外形氣質很像,工藝上也沒得說。

但終究是個仿的,清中期的舊仿。

饒是如此,雖然不能跟正宗的何朝宗的觀音像那樣值大錢,上千萬的。

但像這樣的清仿也多少能值個百萬。

“這件白瓷觀音的確是件仿品。”

“是件假的?”陳主任聽的眉頭一皺,似乎很在意這東西的真假。

“不能說是假的。”

“仿品不就是假的?”

“仿品是不是假的要看放在什麼時間。這件觀音像放在兩百年前,可以說是假的,贗品。但是放在今天,它就是古董,隻不過我們一般叫它舊仿。”

“新仿舊仿不都是仿品,還不是假的。”

我發現陳主任這人是不是職業習慣,說話牛逼轟轟的,完全不接受別人的任何解釋。

不過,他說的也對,仿的就是仿的。

“你這樣說也沒錯,但是價值可差遠了。”

“價值?”陳主任一聽價值有差異,不禁就來了精神。

“這件瓷觀音就算是清朝的仿品,放在現在也至少能值個一百萬。”

“一百萬?”

“這隻是粗估,具體多少還得對比一下市場行情。”

“行行行,具體估價等一下。那趕緊再看看另一件吧。”

另一件銅鎏金的觀音在我看來也是開門貨,也不應該存在爭議。

而且,我還在放觀音的錦盒裏看見了一張京都某大古董店的標簽。

說明這尊銅像是從京都古董店裏請來的。

當然了,也有做舊的人故意做這樣的小標簽啥的,為的是迷惑買家。

“這件銅觀音像是明朝的造像,很到代,完全沒有問題。”

“也就是說這三件都算是真的了?”

陳主任看著我急切的問道。

“首先三件都是真古董,其中兩件為到代的古董,一件為清朝的舊仿。”

我的這個話聽得陳主任很是不耐煩。

“行行行,那這三件加起來能不能超過三百萬?”

三百萬?我不知道這家夥為什麼要問這個數,但是三百萬肯定不止。

“那肯定不止。”

“那你這是保守估價麼?還是比較樂觀的市場價?”

我雖然沒明白陳主任問話的用意,但是這對我並不重要。

“無論保守還是樂觀都會超過三百萬。那幅黃賓虹的字畫就差不多兩百萬”

“行行行,超過就行,那你趕緊寫鑒定報告吧。”

還真讓我寫報告!要知道我是免費來給你們鑒定的,你這還蹬鼻子上臉了!

“不好意思,我隻是抽空來給你們鑒定的,報告你們自己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