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的拍賣會七點開始,規則基本大同小異。
先看古董,自行鑒定。
給時,一個半。
這個時間,說短自然是短的。喵喵尒説
但私人的拍賣會大多都是如此。
重點都放在後麵的拍賣環節了。
拍賣不限時,拍完為止。
今晚的拍賣采用明標競拍,賣家不設底價。
而每次加價的幅度為兩萬。
其實,加價幅度就是底價。
兩萬起。
這個幅度在私人拍賣會上來說,其實很小。
我之前說過拍賣會的加價幅度是個很有講究的東西。
幅度大,五萬十萬的,好處是能讓拍賣會的速度加快。
這種適合高價值古董,參加的客戶為顧先鋒、馬博天這種很有錢的商界大佬。
這些人,有錢,但沒時間。
但不好的地方就是,幅度太大,速度太快,反而會降低競拍者的參與度。
價格到了一定的程度,就會讓人直接打消再加一口試試看的想法。
反過來,加價幅度小,則會讓人有再加一口試試看的想法。
因為,反正再加一口,也就一萬塊,甚至也才幾千塊的。
萬一,別人不加了呢?
所以,幅度小的好處就是能夠讓更多人參與進來,能夠讓拍賣會更加的激烈。
說白了,就是能夠把價格炒起來。
當然,不好的地方就是太耗時間了。
一件價值千萬的古董,如果都是一萬一萬的加,那得加多少手。
所以,幅度大小各有優劣。
如何定,主要還是看古董和參與拍賣的人。
今晚的加價幅度不大,僅僅兩萬。
屬於,中間偏下的水平。
之所以定這個幅度,是因為,今天的古董有點特殊。
如何特殊?
東西沒特殊處,而是數量有特殊。
古董不是一件一件賣,而是一組一組賣。
古董一組好幾件,從兩件到六七件不等。
當然,古董按組賣那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有些古董本身就是一組一套出來的,分開來反而會降低價值。
比如一套紫砂壺茶具,有的是一壺四杯,這一組就是五件物品了。
又比如戰國時出土的玉璧,一組四件,分青龍、白虎、朱雀、玄武。
這,都是一組幾件的古董。
但是,今晚不是這種情況。
這大藏室裏放著的一組組的古董,壓根不是原生一套的組合。
很多壓根是一丁點聯係都沒有。
比如一組佛造像吧,三件。
粗看第一眼,分別是明朝的銅羅漢、清雍正的銅白度母。
兩件銅造像也就算了,中間還夾著一件德化的白瓷觀音。
你說,這都哪跟哪啊!
當然了,也不能真說一點聯係都沒有。
都是造像麼!
放在一起也是個組合!
類似這樣的組合,不分朝代,更不會管出處。
按類型,甚至外觀大致的幾件放在一起就是一個組合了。
比如兩件粉彩加一件鬥彩,甚至琺琅彩,組合在一起就是一組了。
今晚,基本都是這樣。
所以呢,從總體上看,今晚的古董數量不算少。
我估摸著大概一百五六十件。
但是,拍賣數量卻不多。
因為這麼多古董一組合就變成了隻有37組拍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