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 小康(1 / 2)

這年輕人雖然都沒用心看我的東西,但是他說的話卻引起了茶桌邊的那位年紀大的鑒定師的注意。

“鋦補過的?”

那位鑒定師拿著手機,不禁看著那年輕人問了一句。

“啊!”那年輕人一愣,見引起了這位鑒定師的注意,不禁就改變說話語氣了,“秦總,要不您親自過來掌個眼?”

這秦總還真的起身走了過來。

為什麼聽到鋦補過的,就會引起注意呢?

這就是當初我爺爺在設計的時候,為什麼要故意做成是鋦補的了。

因為古董的全與殘,決定了古董價值,差別還很大。

甚至有的古董,隻要一殘,幾乎就沒價值了。

所以,原則上做仿古品的很少有故意做殘件的。

當然了,反過來,也正因為這個想法,就有做舊師專做殘件。

但,做殘件仿古畢竟少數,絕大多數還是追求全美的東西。

為啥?

為錢!

全美的價值高啊!

殘的不值錢!

秦總之所以過來,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鋦補。

因為瓷器鋦補是一個古老的手藝,現在會的人少。

少不代表沒有,但是呢,現在的鋦補手藝和古代的不能比,基本上是一眼就能看出差異來。

所以,仿古品做殘件的有,但是故意做殘,然後再鋦補的,幾乎沒有。

如果不算眼前這件,到現在為止,我一件都沒見過。

肯定有人會說,你是不是失憶了,蘇古雅集收的那件釉裏紅雲龍紋玉壺春瓶不就是鋦補過的,忘了麼?

當然沒忘。

但那件玉壺春瓶子嚴格來說,並不算現代鋦補的。

因為那件玉壺春瓶子原本就是鋦補過的真家夥,隻不過後來被人分開來,把底子拿去做另一件瓷器了。

然後給這個真瓶身續了個假底,但是用的還是原先的鋦釘。

所以,嚴格算起來,至少在鋦補這塊不算作偽。

所以回過頭來說,這年紀大的所謂秦總,一聽這件瓷器還是鋦補過的,不禁就引起了注意。

秦總走過來,隻瞄了一眼這年輕人手裏的瓷碗,眉頭不禁就先皺了起來。

我依舊一副麵無表情,文縐縐的樣子。

秦總放下自己的手機先,然後隨手拿起旁邊的白毛巾擦了一下雙手。

那年輕人一見秦總這動作,不禁就是一驚,趕忙小心翼翼起來。

他立即雙手拿碗,起身給秦總讓座。

秦總先一屁股坐下來,然後點了點台麵,示意年輕人將瓷碗先放下來。

年輕人趕緊放下碗,嘴裏叨咕了一句,“秦總,這瓷碗莫不是有一眼?”

秦總沒有說話,隻是微微擠了個笑容。

他雙手拿碗,輕輕的旋轉著先欣賞了一番。

尤其,那碗裏麵潔白無暇裏有一條不規則的V型金線。

金線很細,也就幾根頭發絲合起來的寬度,在這潔白的碗裏,猶如金龍一般。

秦總輕輕用手指摸了摸碗的內裏,尤其是那金線。

其實內裏光滑,他的手指應該完全感受不到金線的突兀,就好像這條金線本身就是這件瓷碗天生燒出來就有的一般。

我想這秦總的內心應該是驚歎不已的吧!

因為如今的時代,幾乎找不到專門做鋦補的人能夠做出如此完美的鋦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