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6章 裝裱過的畫(1 / 2)

麥威廉給我電話,說賣家聽說我這邊有意向買家,就同意現在就帶著畫過來梅蘇,讓我鑒定。

我和小武直接開車趕去了梅蘇。

我們到的時候,人家賣家也已經到了。

麥威廉正在茶桌邊陪人家喝茶呢。

我到了之後,麥威廉簡單介紹了一下,然後我就直奔主題,說拿出來看看吧。

這茶桌前其實不太適合看大尺幅的畫,尤其是沒有裝裱的。

所以,麥威廉就提議我們三人移步梅蘇的專業鑒定室。

我之前在省美看到那幅假畫是有裝裱的,而眼前對方拿出來的卻是沒裝裱的。

畫呢,被放在了一個畫筒之內。

打開蓋子,我從裏麵輕輕抽出畫來。

畫拿出來,因為沒有裝裱,所以我輕輕展開畫,麥威廉協助我一起,將這畫給按在牆壁上,然後用磁貼按住四角。

畫完全展開來,我不看畫本身,首先看這畫紙,沒有任何裝裱遮蓋,裸著的紙而已。

單看這紙,應該是到代的老紙。

不敢說一眼能看出這紙製作出來多久,但大幾十年是可以肯定有了。

但這並不能說明什麼,好的做舊第一步就是選用相對到代的老材料。

不過我能很明顯看到,這幅畫原先是有裝裱的,我用手指腹輕輕推了推這畫紙的背麵邊緣處,上麵還留有之前裝裱的漿糊痕跡。

這幅畫可以斷定是從原先的裝裱上給揭下來的,也做了精心的清理。

但是畫一旦進行了裝裱,要想完全恢複到沒裝裱的裸畫狀態,幾乎是不可能的。

因為裝裱留在上麵的東西,比如漿糊等,其實是可以完全去除掉的,但是要想完全去除就極有可能傷及畫本身。

畫過國畫的都知道,宣紙或者其他皮紙之類的,其實是很薄的。

用熱水隔著毛巾燙一燙,用軟毛刷刷一刷去除一些明顯的膠糊就行了,太用力清的太細了就可能把紙給刷薄,甚至刷破了。

所以,揭畫清理畫上殘留的漿糊一般不會清的太細,所以畫紙上多多少少都會留著痕跡。

實際上這畫已然清理的很細了,但終究還是有些痕跡在,還是會被懂裝裱的人看出來。

其實如果重新裝裱就不會被人一眼看出來,因為畫背麵留下漿糊之類的不礙事,重新裝裱,重新托底後就看不見了。

但是呢,現在這幅畫它並沒有重新裝裱,而是故意營造一種很原始的假象。

其目的,我估計就是為了跟美術館的那幅畫劃清界限,不要讓人有任何聯想到美術館的那幅畫來。

讓人跟新聞上說的結合起來,美術館的是假的,真的在民間,而且之前都不曾在市麵上露過臉。

所以,這畫做成未裝裱的樣子就更貼切了。

其實看到這裏,我估計其他地方出現的畫也應該都是未裝裱的樣子。

不過呢,上麵留有裝裱痕跡的應該隻有眼前這一幅了。

而且,我心中已經感覺這幅畫應該就是小武先前所猜測的那樣,是真跡無疑了。

看完材料,回頭再來看畫,我第一眼奔著去找的地方就是落款。

先前省美那幅畫被我發現有問題的就是這落款,它跟書上寫的不一樣。

原先我看到的省美那幅假畫上的落款是:孑民先生雅教戊午重陽悲鴻

而徐悲鴻年譜上寫的卻是:孑民先生雅教戊午重九悲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