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子城方才的注意力都在背上的小奶娃身上,冷不丁一回頭,就看到蕭懷安正站在他的前麵。
幹巴巴地叫了聲:“四哥。”
“讓你背妹妹意見這麼多,把綿綿給我吧,別把她給吵醒了。”
說著,蕭懷安伸出手就想把薑綿綿給抱過去,畢竟蕭子城毛手毛腳的,他實在是不放心。
誰知蕭子城卻往後退了一步,“我背得動,四哥你忙你的吧,我帶妹妹去國子監就行了。”
蕭懷安還想說什麼,高氏卻笑著說道:“我看綿綿趴在子城的背上,睡得挺安穩的,就讓子城背著吧,反正他倆也要一塊兒去國子監的。”
“母親,那我走啦。”
等到蕭子城背著人走遠了,高氏才樂嗬嗬地說道:“看來從前就是缺個妹妹,自打綿綿來了家中,這小潑猴兒倒是安穩了不少,不僅沒怎麼惹事了,今日都知道主動照顧起妹妹來了。”
“五弟是懂事了一些,不過性子還是太毛躁,母親,之前我同您提過的,讓五弟去京營裏曆練的事兒,您與祖母考慮得如何了?”
蕭子城是蕭家的兒郎,不管他以前性子多頑皮,但身為蕭家人,絕不能是一無是處的紈絝子弟。
之前蕭懷安就提過,讓蕭子城去京營曆練,但高氏覺著京營是宋家執掌,宋家一向與蕭家不對付,怕宋家會借機欺負蕭子城。
蕭懷安自然也清楚,但正是因為宋家和蕭家不對付,蕭子城才能得到真正的曆練,至少改改他身上的壞毛病。
“我看子城眼下在國子監學得也挺好的,若是子城同懷安你一樣,不喜歡習武,更喜歡讀書呢,總不好強迫他去京營裏曆練吧?”
蕭懷安有些無奈地歎了口氣:“母親,子城眼下文不成武不就的,就是您太慣著他了,不管是習武還是學文,哪一樣不得吃些苦頭?五弟隻要有一點兒辛苦,就會半途而廢,這樣下去,哪兒能學得進東西?”
高氏麵露不忍,“你弟弟還小,不著急,前幾日你父親他們飛鴿傳書回來,說是快回來了吧?等你大哥他們回來了,再一起商量也不遲。”
要說鎮國將軍府的五位公子,前四位公子各個都是人中龍鳳,單個拎出來那都是世家公子之楷模。
但唯有這位蕭五公子,從小肆意妄為,囂張跋扈,世家公子和他差不多年紀的,都被他給欺負了一輪。
這帝都小霸王,提起來就叫人痛心疾首!
而蕭子城頑劣的性子,其實都是高氏給慣的。
雖然高氏連生了五個兒子,但真正算起來,隻有蕭子城在她的身邊,是被她一手帶大的。
因為當初高氏生蕭子城的時候,年紀已經挺大了,當時大出血早產,蕭子城剛生下來那會兒身子弱,差點兒沒活成。
高氏不放心就把他放在身邊養,生怕他會磕著碰著,什麼都依著他。
等意識到這麼養不行的時候,已經晚了,蕭子城已經榮升為京城第一紈絝子弟。
蕭子城都十二了,蕭家長公子蕭庭筠在他這個年紀,都已經隨父出征,在戰場上浴血殺敵了。
說到底,就是高氏不舍得蕭子城受苦,蕭懷安這個做兒子的,也不好再多說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