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向秋的洗腦很成功,三位姑娘家境不錯,今天出門就是為了買衣服的,身上帶了不少錢。

為了讓自己的美貌完美的彰顯出來,她們每人挑了兩套不同款式的衣服。

一下子入賬300塊,來了個開門紅,瞬間堅定了趙裕琇、趙裕繁的信心。

笑容滿麵的送走三位豪氣的上帝後,趙向秋準備繼續去吸引其他買家,卻見趙卓妍帶了兩位一看就不差錢的小姑娘過來......

經過一番忽悠,不,是“精準營銷”後,兩位小主歡天喜地的抱著兩套衣服離開......

賣了幾套衣服後,趙裕琇、趙裕繁的膽子也大了,隻要趙向秋、趙卓妍帶了人過來,他們就主動介紹衣服款式和價格。

趙裕琇今天也穿了一套西裝,以自己為模特,介紹每款衣服的特色。

趙裕繁則站在男性的角度誇讚小姑娘們穿上這些衣服會如何如何的好看,喜的人家一邊嬌羞不已,一邊快速掏錢包......

經過四人的默契配合,不出半天,三輪車裏的衣服全部售完,隻有幾套樣品還掛在那裏。

趙向秋和趙卓妍打算再去拉2個買家把樣品也處理了,就見一個看起來慈眉善目,推著一輛自行車,車上掛著個很大帆布包的中年男人走過來,用他特有的磁性聲音說:“這些衣服我全要了,多少錢?”

這人趙向秋有點印象,剛才出去拉客時,他一直站在巷子對麵抽煙。

因他站的時間太久了,又老盯著自己的攤位看,趙向秋怕他是便衣,就記住了他......

趙向秋上下打量了下李繼鬆,麵含微笑的說:“我們這是幾款女士服裝,不適合同誌。”

李繼鬆:......

眼前的這位女同誌一看就是精明人,不說實話,衣服估計買不走。

李繼鬆開門見山的說:“先自我介紹下,我叫李繼鬆,京都服裝三廠的廠長,你們這幾款衣服樣式很新穎,我想買回去給我們廠裏的工人來加工。”

京都服裝三廠說起來好聽,其實就是“五、七家屬工廠”,有200-300個工人,全是有京都戶口卻沒有工作的機關、學校、部隊等的部分職工家屬,組織為了安置他們,興辦的這個家屬工廠。

平日主要承接一些其他大廠做不完的活,因廠裏大部分都是女工,一直以紡織和製衣為主。

可最近兩年,大家對服飾的追求不一樣了,喜歡海市那邊的新款式,之前盛行一時的工作服、中山裝等越來越不好賣,上級工廠庫房積壓了不少庫存,給到三廠的訂單自然就少。

不僅訂單少了,生產完後的產品銷路也是一個問題,三廠的庫房目前也積攢了不少庫存,上麵不收購,廠裏的流動資金就少,工人的福利沒法按時發放,經常有人來辦公室找他。WwW.com

李繼鬆無奈之下,隻好親自帶著樣品到各商店尋找銷路,可惜所有負責人都對他的款式不感興趣,說他們隻要新款,老款式不好賣。

李繼鬆一籌莫展的在大街上遊走時,看到了趙向秋和趙卓妍身上的服飾,當即眼睛就亮起來了,隨後又發現兩人明目張膽的不停拉客去買衣服。

且買衣服的人個個喜笑顏開的付錢離開,定是喜歡這些款式,李繼鬆便想著買幾件回去,讓廠裏也跟著生產一批出來,試下效果,為廠裏解決現有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