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隻要在國內,他就根本不可能躲開五個月不見家裏人,寒假是一定要回去的,那個時候肚子五個多月,冬天穿著厚衣服看不出來。下學期開學就直接出國,等他將一切安排妥當,卸貨完成,抱著孩子回來也可以說是國外找的女朋友生的,除了會給家裏丟下一個不大不小的驚雷,一切都不會有什麼變化。
可以說是辛安冬目前能想到的最佳的解決方法,而他也準備執行下去。
報名條件辛安冬完全符合,他輕鬆的報了名,但最後能不能被選上得經過學校的嚴格審核篩選,這點他問過他們係主任,雖然沒有明說,但那位十分欣賞辛安冬的教授言下之意,辛安冬有九成的把握被選中。
接下來是公司方麵,辛安冬自己的連鎖餐飲公司發展得很好,他從不吝嗇放權,手下的人從一開始的懷疑到最後嚐到甜頭,對辛安冬越來越信服。
嶽叔早年是他的手下,現在是公司占有股份的合夥人,辛安冬不喜歡出麵,隻在大方向上把控,嶽叔代表他出席商業活動,讓許多人誤以為他才是大老板。
嶽叔為難,好幾次都隱晦的勸過辛安冬,但他一向秉持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信念,相信嶽叔,也願意給公司那些合作愉快的代理商便宜。
嶽叔沒有讓他失望,在所有人跌破眼鏡下,忠心耿耿的為他開疆擴土,以至於所有人都知道‘貓冬餐飲有限公司’背後有一個舉足輕重的大老板,但很少有人見過。公司事務明麵上全權交給嶽鵬飛管理,哦,現在還有一個叫王愛華的年輕人,這兩人有膽識有見地,能力十足,但就是一心一意為背後大老板賣命,從沒想過另起爐灶。
罵嶽鵬飛和王愛華傻的人不知凡幾,但兩人依舊我行我素,忠心為辛安冬掙錢,三人背後關係不知道多和諧。
B市這邊開辟市場的重擔是交給了王愛華,他畢業後自薦給辛安冬打工,當時差點沒把辛安冬嚇住。
人家高材生,國家棟梁,別說他的小廟,就是國營單位也是去的,但他執意推辭了學校推薦的很有前途的鐵飯碗,一心入了辛安冬的賊窩。
也幸虧有了他,在B市根基淺薄,或者說沒半點根基的‘貓冬’不至於被大風大浪拍飛,海鮮火鍋餐廳一下子開了三家,生意一如既往的火爆。
當然,三家店已經是‘貓冬’的極限,愛華哥的老同學情誼也隻能幫到這,想要更大的發展得靠他們自己。
辛安冬沒有失望,他知道萬事靠誰不如靠幾,而且他也相信‘貓冬’的實力,將來‘貓冬’在B市的分店絕對不止三家!
現在比較頭疼的是,他在國內的時候還能幫愛華哥分攤一些工作,下學期如果他出國,愛華哥肩上的重擔可想而知,壓力也會倍增,當務之急,找個得用的人才是關鍵。
一個兩個還是少的,一個公司想要壯大不可或缺的就是大量的專業人才,辛安冬不是經管專業的,術業有專攻,他始終認為專業問題還是交給專業人才好。
或許以前他還會為這煩惱,但現在嘛,B大,高材生的集中營,各行業的人才應有盡有,雖然這些人將來肯定前途無量,輕易也不會為了他的小廟放棄鐵飯碗,但是世上無難事隻怕有心人,隻要有一顆堅定撬牆角的心,難道還怕挖不來人才?
況且他們‘貓冬’的工資在這個九十年代,可是毫不誇張的說,能趕超一大票國企呢!
辛安冬動作很快,他立刻就打了個電話給愛華哥,讓他來B大找校領導幫忙借個場地允許他們招聘人才,這點要辦到很難,說服校領導就是個道難坎,讓他務必拿出畢生口才,最好是能把校領導說服,以後‘貓冬’公司能常年來B大招聘就最好了。
顯而易見這是有些貪心的,第二天王愛華信心百倍的走進校領導辦公室,卻不到半刻鍾就被禮貌的請出去了,一點商量的餘地都不給。
辛安冬還想要怎麼安慰他,誰知道人家越挫越勇,之前把開招聘會當辛安冬吩咐下來的任務,在徹底認清公司人才需要的關鍵後,現在是鐵了心必須完成,辛安冬不敢打擊愛華哥的自信心,隻能在精神上鼓勵他。
後麵幾天,校園裏漸漸傳出風聲,稀奇的不得了,聽說有公司來B大想要招聘學生!
包分配工作的年代,誰要去朝不保夕的私企啊!
辛安冬他們寢室也不可避免的談論到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