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春寒漠北競奮蹄
冬殘殘,春寒寒,揮師北進誅惡狼。
天蒼蒼,地茫茫,漠北揮鞭羽林郎。
月照長空萬裏疆,雲擁天邊路更長。
長驅直入勢破竹,一騎絕塵捉胡王。
冬未盡,春猶寒,紅爐火暖胡琴彈,佳肴美味滿玉盤……
太子左賢王的大帳裏鶯歌燕舞,開懷暢飲,歡聲笑語,熱鬧非凡……
突然,帳簾掀開,單於依稚斜昂首闊步走入大帳……
“單於……”一眾文臣武將被突如其來的依稚斜嚇個心驚肉跳,一同趴伏在地上……
“本單於不期而至,似乎,皆出乎你等意料之外。哈、哈、哈……”依稚斜放聲大笑。
“不知父王所來何事?兒臣有失遠迎……”太子左賢王趕緊起身讓座。
“所來何事?”單於依稚斜用他那雙炯炯有神的鷹眼掃視了眾人,若無其事道,“本單於來,是要與你等文臣武將一同喝酒,尋歡作樂!”
“喝酒,尋歡作樂?”太子心裏猛一緊。
“正是,冬去春來,本單於與太子兩路大軍突襲漢疆,要打漢軍一個措手不及。不必說,自然是水到渠成,馬到成功!本單於再過五年,就將六十歲也。此番,本單於要率領精兵強將長驅直入,攻城掠地,直搗長安城,消滅大漢,與你眾人,占領中原,共享富貴榮華!你等說,好不好啊?”
“好!好!”大帳內一片歡騰。
“當然,占領中原後,本單於的江山,也是太子左賢王的江山;本單於的天下,也是太子左賢王的天下。太子殿下,此番傾巢而出,乃是畢其功於一役,消滅大漢,一統中原,指日可待!”
“父王言之有理,兒臣一定身先士卒,全力以赴,痛擊漢軍!”
“哈、哈、哈,有太子殿下此話,本單於可以高枕無憂也!來、來、來,我等今朝在無邊大漠飲酒,明日一同攻進長安城喝慶功酒,如何啊?”
“好!好!好!”大帳內再度大呼小叫,歡呼雀躍。
酒宴散去,畢恭畢敬將單於依稚斜送出大帳後,太子左賢王差心腹趕緊把新相國骨烈帶進後帳……
“此番單於突然而來,你說……”太子左賢王煞有介事道。
“請恕老奴直言,”骨烈欠身道,“此番兵分兩路,雖說一同進發,其實皆視漢軍衛青、霍去病為眼中釘,肉中刺。單於與其說是前來犒勞三軍,不如說是督軍、監軍。太子殿下如今騎虎難下,領左路大軍突襲右北平,爾後席卷而下,直取漁陽,必然出奇製勝,大獲全勝。隻是……”
“隻是如何?”
“大漢皇帝必定調集精兵強將前來阻截太子殿下的左路大軍,衛青與霍去病一同率軍來戰,自然不在話下……”
“你是說……”
“等太子殿下的左路大軍纏住了漢軍的主力軍兵,單於正好漁利,趁機揮師南下,占雁門,破定襄,取忻州,長驅直入,直搗長安城!”
“此乃……”
“此乃調虎離山,聲東擊西之策!”
“嗯……”
“老奴估計沒錯的話……”
“怎樣?”
“單於一等太子殿下督促麾下各部族大舉南進,就會離開此地,返回趙信城坐山觀虎鬥,伺機而動。”
“你……”
“如何?”
“馬上傳令各部族男女老少,傾巢而出,違令者斬!”
“啊?傾巢而出,那豈不是正中單於下懷?”
“單於不是說了,畢其功於一役!”
“隻是……”
“單於不是說了,占領中原後,單於的江山,也是本太子的江山;單於的天下,也是本太子的天下!”
“那……”
“馬上去辦,若有閃失,本太子唯你是問!”
“遵命。”
涼涼的風,淡淡的雲,大片的牛,大片的羊,大片的馬,大片的帳篷……
“三軍未動,糧草先行,”太子左賢王馬鞭前指道,“為防敷衍了事,兒臣已讓所有部族攜家眷隨軍而行。”
“太子盡心竭力,本單於自是倍感欣慰。”單於依稚斜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成敗在此一舉!此番南進,太子須記三軍用命,破釜沉舟,不得退縮半步。”
“父王放心,兒臣一定全力以赴,與漢軍拚個你死我活,魚死網破!”
“哈、哈、哈,養兵千日,用在一時。太子集結大軍後,機不可失,時不再來,立馬突襲漢疆,揮師南進,攻城掠地,奮勇向前!”
“兒臣遵命!”
“東路大軍有太子周旋調度,坐鎮指揮,本單於自是高枕無憂。也許,本單於是時候返回趙信城去了。”
“父王請放心,兒臣殫精竭慮,披肝瀝膽,莫敢懈怠!”
“護國天師章渠就且留在太子身邊,扶助太子,略盡綿力,太子,你看如何啊?”單於依稚斜眼望前方道。
“好,有護國天師鼎力相助,兒臣如虎添翼!就請護國天師到本太子前軍與比車耆一同督軍,本太子許你生殺大權!”太子左賢王向單於依稚斜拱手道。
“本天師願為太子殿下效犬馬之勞!”護國天師章渠畢恭畢敬道。
風餐露宿,馬不停蹄,單於依稚斜一行人馬風塵仆仆趕回了趙信城。右穀蠡王與自次王趙信在大金帳給單於依稚斜接風洗塵……
“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等回來了單於。朝思暮想,揮軍南下,咱們右路軍早已磨刀霍霍,迫不及待了!”右穀蠡王張開大嘴道。
“按部就班,不疾不徐。”單於依稚斜微微笑道。
“兩路大軍齊發,正好打漢軍一個措手不及,左右不能呼應,何故忍而不發?”右穀蠡王道。
“王爺此言差矣。”自次王趙信緩緩道,“單於深思熟慮,乃是要避開漢軍鋒芒,攻其軟肋,一擊即中!”
“你是說……”
“衛青與霍去病乃單於心腹大患,一旦左賢王東路大軍揮師南進,攻城拔寨,大破漢軍,大漢皇帝必遣衛青和霍去病率精兵強將前去封堵左賢王東路大軍,單於正好趁虛而入,奪定襄南下,破忻州,直搗長安城,打漢軍一個左右不能防備,東西不能呼應。左賢王東路大軍也正好趁漢軍軍心不穩,大破衛青與霍去病精銳,此乃一石二鳥之良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