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電視壞了(1 / 2)

蘇白稍稍憧憬了一下自己的新人生,發了個小呆,時間就來到了下午2點45分。

距離節目播出還有15分鍾,又有兩位結伴的老人匆忙趕到。

和其他人一樣,兩位老爺子進來後的第一時間,就是先在電視機前把自己放在活動中心的躺椅準備好,這才在大家熱情的招呼下埋位茶幾,飲上一杯熱茶。

蘇白看著外麵那又昏暗了幾分的天空,心中不禁感歎:如果這都不算愛......

其實他是真沒想到像今天這樣的天氣還會有人來的,現在看來,是自己太年輕了。

雖然這樣的氣氛真的很好,“空巢”老人們湊在電視前一起嗨起來,排遣寂寞,橫掃孤獨。

但是在如此惡劣的天氣情況下,都七老八十的了,蘇白是真怕他們在路上出什麼狀況啊。

甚至都已經開始擔憂,一會如果下起大暴雨的話,他們要怎麼回去了。

風尾帶來的降雨可不是開玩笑的,搞不好一場暴雨能給你持續下幾天,台風引發洪水大多數都是發生在這個時候。

而在擔憂的同時,蘇白心中對珠水台的這檔老牌戲曲類節目心中更是充滿了好奇,畢竟他其實也是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次看。

據蘇白目前的了解,大家正等待著的《梨園粵韻》節目,是一檔已經持續播了32年之久的古董級本土曲藝節目。

節目的形式很簡單,主持人先講解一下戲曲相關的知識點,再穿插一些戲曲名家的訪談,最後播放一些經典的粵劇粵曲作品,主要的受眾是本土的廣大中老年人。

而製作並播出該檔節目的珠水台,雖然是個沒上星的地麵頻道,但是它從成立之初就憑借著本土化、娛樂化、堅持走“粵味”路線而俘獲了無數本土觀眾的眼球與讚譽之聲,是這個平行時空裏內地名副其實的第一粵語頻道。

平時在活動中心是不需要換台的,固定在珠水台就完事,對本地的中老年人來說,隻要看到那個台標,心中就會自動湧起無數美好的回憶與浪漫情懷,它是一代人的集體記憶。

然而令人唏噓的是,隨著時代的飛速發展,如今的珠水台雖然仍是內地第一粵語頻道,但是在本土的年輕人眼裏,其實已經淪落成了又一個“賣藥台”,也就隻剩下這些老人們的回憶與情懷還能拿來說說了。

“一代人的集體回憶”沒有問題,但其實更準確貼切的說,應該是“隻有上一代人才有的集體回憶”......

其中有受大環境影響,網絡信息時代傳統媒體沒落,現在的孩子更是擁有無數新興的娛樂方式替代,電視節目已經不能滿足他們對文化產品的需求等諸多原因。

當然也有珠水台本身人才流失,節目製作水準下降,節目內容老化、變味,受外來文化衝擊本土傳統文化無人關注等原因,但這些內內外外的各種原因都暫且不談。

作為一個不帶任何立場的旁觀者,蘇白能夠直觀看到的是,珠水台的確是日益衰落,早已不複當年了。

新生一代沒人想看,而對於還在追捧的上一代、老一輩觀眾來說,心中美好的回憶也開始在各種神劇的轟炸中摻上了苦澀,情懷也逐漸的在漫天飛舞的藥品保健品廣告中消耗殆盡。

這就導致了今時今日再提起珠水台時,人們最綜合的評價就隻剩下了四個字:一言難盡。

“秋寒就要來了,咳,痰,喘,你補過肺未?”

“氣短,幹咳,痰粘,如果你肺唔好,一定要相信中醫......”

聽著電視傳來的廣告聲,蘇白忍不住“噗哧”笑出了聲。

好家夥,就開個小差的功夫,已經連放4個補肺廣告了,還是不同品牌的。

“我倒是相信中醫,就是不太相信你們的良心......”

蘇白心裏正吐槽著,電視上緊接著又是一個補腎的廣告接上,而且還是個大製作!

講座舞台女主持,滿堂的老人齊齊坐在下麵,認真又嚴肅的看著台上的白胡子專家翻來覆去作思想鬥爭,最終還是作出了一個違背祖宗的決定,要將祖傳的補腎秘方無償捐獻給郭嘉......

不得不說,群眾的眼睛果然是雪亮的啊,大家一致給出的“賣藥台”評價,還真的是一點毛病都沒有。

大概是所有的廣告商都知道,珠水台的觀眾群體就剩下些中老年人了吧,所以針對性很強......

蘇白再看一眼此刻在大茶幾旁目不轉睛的盯著廣告,全神貫注聆聽著專家諄諄教誨的幾位老人,仍是隻感到深深的擔憂。

好不容易,終於熬過了違背祖宗的老中醫,這時電視居然破天荒般的放了個青春洋溢,熱力四射的汽水廣告,蘇白頓感耳目一新,眼淚都差點流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