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月正色看著姬偌傾,“他們沒錯,錯的是居上位者沒有統籌全局的能力,握不住改革這把雙刃劍。”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夏皇早早就知道改革之事絕非一日之功。
這顆種子早已種下,可惜他死的太意外,連發芽都沒能等到,功成之日更是遙遙無期。
姬偌傾認識淩月十多年,除了前些日子京城生死攸關的時候,再未見對方這般神色凝重的模樣,不由坐直了身子,“大姐姐,您當真要這麼做?”
難怪齊寒從一開始就隻對淩月一個人忠心耿耿。
原來他早就認定了,隻有淩月才能毫無顧忌地支持他的理想。
“是。”
淩月回答的幹脆利落,在這之後又一字一頓道:“傾兒,如今內外皆不安穩,想要在強敵環伺的情況下保住大夏江山,隻有富國強兵這一條路。”
她會盡最大的努力保護齊寒的安全,卻也無法給姬偌傾承諾什麼。
因為連她自己,都將生死置之度外了。
姬偌傾臉上的擔憂是藏不住的,卻沒有再多說什麼。
她很清楚齊寒的性子,自己可以什麼都不懂,卻絕不能拖對方的後腿,否則他們兩人的緣分就徹底到頭了。
這樣想著,姬偌傾暗暗深吸一口氣,靠在床邊攬著淩月的胳膊,“大姐姐,除了改革官場和兵製,還要做什麼?”
“需要做的事多著呢,不是一兩句話能說清楚的。”
淩月看出姬偌傾鉚足了勁兒想要做點什麼,也不想讓對方陷入自己百無一用的悲傷情緒中,斟酌道:
“旻兒登基後,我想在京城建一座策論館,用來征集治國良策,無論什麼身份什麼地位,隻要認為自己的想法對朝廷有用都可以說出來,這座策論館就由你選址去建,之後策論館的一切事宜也都由你來負責。”
想要清除積弊,僅憑他們幾個人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要廣開言路,集天下所長以治天下。
“策論館?”姬偌傾顯然也沒想到淩月會出這麼個主意,眸中盡是詫異之色:
“大姐姐,若不設門檻,豈不是什麼人都能來胡說八道,若被那些別有用心之人利用了,豈不是要引起恐慌動,亂?”
古往今來,無論哪個時期的統治者都忌諱百姓談論朝政。
不知多少人因言語獲罪甚至連累九族,隻因軟舌如刀,雖然不似金戈鐵馬那般有著立竿見影的破壞力,卻能在不知不覺中動搖民心。
“沒有門檻不代表沒有規矩,先做起來再加以引導,總是得用的。”
淩月自然明白輿論對朝局的影響,然而理不辯不明,隻要應對得宜不僅利大於弊,且能盡快選拔出合用的人才。
“我看大姐姐不是想找什麼治世能臣,而是想找幾個跟齊寒那家夥差不多的怪人才對。”
姬偌傾是個機靈的,稍稍一想就明白了淩月的用意,痛快地應承下來,“這沒什麼難的,母妃陪嫁的一個綢緞莊就在朱闕大街上,回頭著人騰出來重新歸置一番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