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重要的是,如果〖中〗國艦隊在這片海域裏麵,那麼離美軍艦隊就不到三百公裏!
顯然,這是一個極為致命的距離。
更需要斯普魯恩斯考慮的是,〖中〗國艦隊冒這麼大的風險,難道就隻是為了同時攻擊兩座島嶼?
顯然,這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
即便不考慮〖中〗國艦隊的戰鬥力,即能否保證同時打垮兩座島嶼上的岸基航空兵,也需要考慮一個更加重要的問題,即在美軍艦隊的威脅下,如此冒險的攻擊行動,很有可能讓〖中〗國艦隊處於萬劫不複的境地之中。
顯然,〖中〗國艦隊指揮官不會冒這麼大的風險。
也就是說,〖中〗國艦隊的真正目的不是轟炸兩座島嶼,也不是重點轟炸某座島嶼,而是在逼美軍艦隊出來決戰。
或者說,是在創造決戰機會。
這下,斯普魯恩斯有點想不明白了。
如果〖中〗國艦隊能夠悄悄逼近毛伊島,那為什麼要攻擊瓦胡島與毛伊島,而不是集中力量搜尋美軍艦隊?
當然,讓斯普魯恩斯想不明白的地方還有很多。
比如,〖中〗國艦隊huā了多少力氣去打擊兩座島嶼上的岸基航空兵?
想到這,斯普魯恩斯最想做的,就是給瓦胡島與毛伊島發封電報,詢問戰鬥情況,特別是〖中〗國機群的規模有多大。
隻是,他不能這麼做。
如果他的判斷沒有錯,那麼此時發出電報,就肯定會被〖中〗國艦隊截獲,也就能讓〖中〗國艦隊知道美軍艦隊的大概方位。
更重要的是,〖中〗國艦隊冒險攻擊兩座島嶼,很有可能與一個因素有關。
這就是,〖中〗國艦隊指揮官並不清楚美軍艦隊的活動範圍,也就是不知道美軍艦隊的大概位置,從而才不得不首先轟炸兩座島嶼,先摧毀美軍的岸基航空兵,同時逼迫美軍艦隊前來決戰。
也隻有這樣,〖中〗國艦隊才有可能找到美軍艦隊。
顯然,美軍艦隊隻要使用電台,就會暴露行蹤。
正是如此,斯普魯恩斯一麵著手安排偵察機,一麵耐心等待瓦胡島與毛伊島的守軍發來更加確切的電報。
問題是,等待絕對不是最好的選擇。
七點十五分左右,六艘艦隊航母甲板調配工作完成。斯普魯恩斯沒再等待,決定立即出動偵察機去尋找〖中〗國艦隊。
當然,他沒有忘記加強防空力量。
要知道,如果〖中〗國艦隊的目的是幹掉美軍艦隊,那麼就肯定出動了偵察機,因此斯普魯恩斯在這個時候出動偵察機,已經慢了半拍,不大可能首先發現〖中〗國艦隊,也就有必要首先加強艦隊防空。
隻是,斯普魯恩斯依然決定首先出動偵察機。
不管怎麼說,〖中〗國艦隊攻擊了兩座島嶼,已經用掉了不少的艦載機,因此能夠用來攻擊美軍艦隊的艦載機不會太多。
顯然,斯普魯恩斯這次是大錯特錯了。
七點半,兩架在西北方向上巡邏的戰鬥機率先發現了〖中〗國艦隊的偵察機,而且這架偵察機正朝著第七艦隊飛去。
雖然防空戰鬥機及時攔截了那架偵察機,但是第七艦隊的大概方位已經暴露。
五分鍾後,通信參謀收到了瓦胡島發來的第二封電報,緊接著毛伊島也發來了第二封電報。
這兩封電報的內容都很詳細,而且重點說明了遭受攻擊的情況。
看完電報,斯普魯恩斯的神色頓時變得極為嚴峻。原因很簡單,這兩份電報的內容是斯普魯恩斯最不想看到的。這就是,攻擊瓦胡島與毛伊島的機群規模都在兩百架左右,而且隻重點轟炸了美軍機場,沒有攻擊其他軍事設施。也就是說,〖中〗國艦隊裏至少還有三百多架艦載機可以動用,而且暫時不需要擔心遭到美軍岸基航空兵的攻擊,也就可以把剩下的艦載機全部用於攻擊美軍艦隊。
三百多架艦載機,即便除掉防空與偵察用的,剩下的也足夠發起一次大規模攻擊了。
此外,攻擊瓦胡島與毛伊島的〖中〗國戰機正在返航,因此在一個多小時之後,〖中〗國艦隊還能夠組織發起第二波攻擊。也就是說,隻要能夠找到美軍艦隊,〖中〗國艦隊幾乎能夠連貫的發起兩次攻擊。
顯然,斯普魯恩斯的猜測是對的。
這就是,〖中〗國艦隊的主要目標是美軍艦隊,轟炸瓦胡島與毛伊島,隻是在為攻擊美軍艦隊創造條件。
更要命的是,美軍艦隊的大概方位已經暴露了!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