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裏,“精確射手”這個稱呼更加貼切。主要就是,“海龍大隊”有一支專門的狙擊手分隊,隻有加入這個分隊,才有資格稱自己是狙擊手。更重要的是,狙擊手往往單獨執行作戰任務,而精確射手是編在小隊裏麵的,隨同小隊執行任務,在戰鬥中為小隊裏的其他戰士提供精確支援。
當然,狙擊手大多是從精確射手中選拔而來。
李承誌的主要武器是一把七點八毫米口徑的j-61型半自動狙擊步槍,使用專門的狙擊槍彈。因為允許官兵自行改槍,所以李承誌的這把槍與同型號的有所不同,主要就是用一具有橫風修整功能的倍率可調瞄準鏡,而不是標準的八倍瞄準鏡。當然,這具瞄準鏡是李承誌自己掏錢買的,花掉了他半年的津貼。此外,李承誌還在j-61的護木前段安裝了可折疊的雙腳架。這具腳架的主要用途不是用來架槍,而是充當平衡塊,即減輕開火時的跳動,增加射擊穩定性。
次要武器是一把s-63型十毫米自動手槍。事實上,這不是中**隊的製式槍械,也是由李承誌自己掏錢買的。與軍隊配發的m-1型九毫米自動手槍相比,s-63的威力更大,而且能夠安裝消聲器。
此外,還有一把多功能匕首算得上是武器。如果有必要,可以將匕首安裝在j-61上做刺刀使用。隻是在“海龍大隊”裏,刺刀並不是標準裝備,大部分官兵更習慣以正常方式使用匕首。
除了武器,還有其他的作戰必備品。
最值得重視的,就是那隻不起眼的急救包了。
雖然李承誌沒有上過戰場,但是隊裏的老兵早就告訴他,除了槍支不能丟掉之外,最需要妥善保管的就是急救包。在最為需要的時候,也就是負傷之後,即便有軍醫在,如果搞丟了急救包,依然會小命難保。
急救包裏,有三張無菌紗布、一根止血帶、一根三角巾、一包十克裝的磺胺粉、一支便拆式嗎啡針、一包五張裝的藥用膠布,一管防蚊藥水、一小包食用消毒粉與一支眼藥水。這些東西加起來,總共還不到兩百克。
千萬別小看這個小東西,需要用上它的時候,絕對是最危急的時刻。
整理好武器裝備,李承誌開始仔細的擦拭j-61式狙擊步槍。
這是“海龍大隊”所有官兵的習慣,即在出征之前,必須把槍支拆開擦拭一遍,確保槍支處於最佳狀態。
營房裏,其他九人也在做同樣的事情。
當然,並非所有人的槍支都一樣,事實上每個人的槍支都不一樣,即都按照各自的使用習慣做了改動。
擦拭槍支的時候,所有人都安靜了下來。
也隻有在這個時候,即便是平常話最多的成浩然也會一言不發。
槍是士兵的第二生命,誰也不希望在需要使用到它的時候出故障,因此士兵會像對待自己的女友、或者是最值得珍惜的事物一樣來對待自己的那把槍。事實上,槍本身就是士兵最值得珍惜的事物。
當然,對特種偵察兵來說,擦槍用不了多少時間。
在進行技能培訓的時候,教官就明確要求,即便是蒙上眼睛,也必須在一分鍾內把槍完全分解,而且必須在同樣的時間內重新組裝起來。為此,每一名特種偵察兵在離開訓練營之前就已經是槍械方麵的專家了。
當然,在實際操作的時候,沒有人會蒙上眼睛來拆裝槍支。
李承誌做得最為仔細,因此他最後一個把狙擊步槍組裝起來。
這時候,小隊長易建朝趕了回來,而副隊長郭藹明已經替他準備好了武器裝備。
“各位,向美好時光告別吧。命令已經下達,半個小時後到機場集合,我們將做為先頭部隊開赴薩爾瓦多。”易建朝拍了拍手,讓所有人開始收拾行裝。“檢查好武器裝備,如果想做點別的,比如跟女朋友告別,那就抓緊時間吧。”
半個小時不算充足,但是可以做很多事情了。
李承誌沒有去給女朋友打電話因為上次跟他相親的那個女孩根本算不上是女友。他也沒有給父母寫信,家裏大部分成員都是軍人,根本就沒有這個傳統。至於別的事,他還真想不出來。
當然,並非所有人都跟李承誌一樣。
事實上,其他所有人都有事可做,比如給家人寫一封報平安的信。
半個小時很快就過去了,李承誌等人跟隨小隊長來到機場的時候,發現前來接他們的直升機已經做好了起飛準備。
這隻是一座直升機機場,真正的機場在舟山島上,即海軍航空站。(未完待續)r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