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二年六月六日,巴爾幹戰爭爆發。
當天淩晨,德軍出動以空降兵為主的突擊部隊,突襲了薩拉熱窩,首先控製了機場與總統府。
天亮的時候,南斯拉夫政權已經不存在了。
可以說,這是一次非常漂亮的突襲行動。
雖然所有人都知道,德軍即將入侵南斯拉夫,而且中國情報機構早就通過媒體,散發了大量德軍入侵南斯拉夫的消息,甚至讓一些軍事評論員在電視與報紙上對德軍可能采取的軍事行動做了預測,但是直到德軍的突擊部隊到達薩拉熱窩,攻占了機場與總統府之後,外界才知道戰爭已經爆發了。
在此之前,連中國的軍事情報局都沒有獲得德軍即將發動戰爭的消息。
當時,德軍的突擊部隊是從十多個基地出發的,並沒有在行動開始前集結,也就沒有任何要發起行動的征兆。
突然襲擊達到了出其不意的效果,也收到了最好的結果。
戰鬥隻持續了數個小時,守衛機場的南斯拉夫軍隊就被擊潰了,而守衛總統府的衛隊甚至沒能做出像樣的抵抗。
根據事後公布的消息,當時突擊總統府的是德軍的特種部隊。
這支部隊在六月五日夜間秘密進駐奧地利南部的一座軍事基地,然後搭乘直升機前往薩拉熱窩。在德軍空降兵開始攻打機場的時候,這支部隊突擊了總統府。以最快的速度擊潰了總統府的守衛部隊。
等德軍特種兵衝入總統的臥室時,南斯拉夫總統科濟奇還在床上睡覺呢。
完美的突擊行動,讓德意誌第二帝國搶得先機,但是並不等於戰爭就此結束。
六月八日,科濟奇宣布辭職,把大權移交給了副總統特雷昂。
按照德意誌第二帝國與意大利在戰後達成的協議,南斯拉夫總統必須是克羅地亞人。而副總統則是塞爾維亞人。
當然,副總統沒有任何實權,隻是總統的備份。
也就是說。特雷昂是塞爾維亞人。
同日,德軍以“應南斯拉夫總統的邀請”為名,全麵開進南斯拉夫。迅速控製了盧布爾雅那、薩格勒布與貝爾格萊德等關鍵城市。特雷昂也在當天下令,要求南斯拉夫國防軍全部返回駐地,並且接受德軍控製。
顯然,並非所有南斯拉夫軍隊都放下了武器。
在薩格勒布,德軍就遇到了大麻煩。
要知道,薩格勒布是克羅地亞加盟共和國的首府,因此駐守在薩格勒布的南斯拉夫國防軍以克羅地亞人為主。
此外,在盧布爾雅那,德軍也遇到了一些麻煩。
隻是,這些群龍無首的南斯拉夫軍隊。根本不可能對德軍構成威脅。
要知道,德軍正以每天一個師的速度開入南斯拉夫境內。要不了多久,分頭抵抗的南斯拉夫國防軍就會被各個擊破。
這個時候,需要一顆火星來引爆南斯拉夫人的憤恨。
六月十日,李承誌所在的狙擊手部隊接到了由軍事情報局下達的命令。
“根據我們掌握的情報。目標被德軍關押在薩拉熱窩郊外的別墅裏。”負責介紹情況的是一名軍事情報局的官員。“隻是,德軍並沒有讓目標呆在一個地方,每天都會轉移到附近的另外一座別墅。”
“讓我們去把目標救出來?”黎洪波問了一句。
“沒有這麼簡單,你們的任務不是去救人,而是去殺人。”
黎洪波的眉頭跳了幾下,李承誌等人的神色也嚴峻起來。
“科濟奇不但是南斯拉夫總統。還是克羅地亞人的精神領袖,他被德軍秘密處死顯然要比活著更有價值。”
這次,沒有人提出問題。
顯然,如果科濟奇死在德軍手裏,肯定會激怒所有克羅地亞人,德軍也就不可能順利控製南斯拉夫。
“關鍵就是,必須是德軍處死科濟奇,而不是我們下手。”
“也就是說,我們得裝扮成德軍?”李承誌問了一句。
“當然不是,畢竟這太露骨了,而且你們長得不像德軍軍人。”情報官員笑了笑,又說道,“我們的計劃是,偽裝成克羅地亞的武裝人選,襲擊關押科濟奇的地點,迫使德軍處死科濟奇。”
這下,幾名狙擊手都露出了驚訝的神色。
“這有可能嗎?”黎洪波代表所有狙擊手提出了疑問。“就算遭到襲擊,德軍也未必會處死科濟奇。”
“相比之下,德軍寧願處死科濟奇,也不會讓科濟奇重獲自由。”
“為什麼?”黎洪波追問了一句。
“雖然科濟奇已經宣布辭職,但是是在受到脅迫的情況下做出的決定,因此隻要他重獲自由就能宣稱自己仍然是南斯拉夫總統,而克羅地亞人,甚至包括斯洛文尼亞人與馬其頓人都會團結到他的身邊,抵抗由德軍扶持的塞爾維亞人政權。也正是如此,德軍才把科濟奇軟禁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