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時修的意識世界之內。
經曆了這些東西,對於一個隻有十多歲的孩子而言,對於心智尚不成熟的男孩來說,過於殘忍。
可是,更殘忍更令人絕望的,莫過於是後麵發生的事件。
這一切,都隻是擊碎一個孩子心中美好的開始。
她站在他的身邊,和那隻白色小貓一起,目睹著某一日的男孩趁著父母不在,打開了某個被父母保管的非常嚴密的盒子。
而後,他看到了兩本證件。
翻開證件,心中的最後一刻不敢相信,瞬間如決堤崩塌,潰散。
“啊!離,離婚證?!”
看著男孩手上的證書,是他的父母離婚的證明,愛莉希雅經曆了最先的震驚之後,很快就平定下來了。
她以他的視角,看到了太多太多的東西,男孩父母之間的不和,她早就曆曆在目。
那份不和,以一個少年的心態,男孩不太可能看得出來父母之間早就離婚了,但是心裏敏感的他,估計也早就察覺到了什麼東西吧。
要不然,男孩也不會有找到這兩本離婚證的可能性。
少年知道了父母對他隱瞞的事情,而父母卻一直以為男孩不知道……
不過,其實也變相是一件好事。
年幼時的陰影,更多都來自於落魄父親的拳腳相加。
初中之後,父親以男孩長大了為由,不會再輕易的毆打他,說是為了給他留麵子。
可是,傷口愈合之後,還是會留下傷疤的呀。
這就是少年與父母之間鴻溝的開始。
自此,少年是真的孤身一人了。
可那時的他,真的不想與其他人接觸、並交心的嗎?WwW.com
他也想啊,隻是他做不到。
不是他做不到,是眾人的排斥、厭惡和疏遠,使得少年淪落到這種地步。
孤獨的盡頭,隻會滋生無窮無盡的孤獨。
因此,抑鬱,倒也合情合理了。
每每一到假期,他就不願意在家裏多待。
嘴上永遠都是我出去找朋友們玩了,可他真的去找了嗎?
結果隻是,一個人,享受著一個人的世界,度過著無窮無盡的屬於自己一個人的一生。
以至於到了後來,除了少年自己一個人之外,壓根沒有人知道他抑鬱過。
更沒人知道,他是怎麼依靠自己一個人,自己從抑鬱之中走出來的。
最終他是孤身一人治好了自己,那麼即便真的隻剩下自己一個人,那又有何妨?
借由這次機會,他自己也想明白了,他不是非要身邊有人不可。
那時候他明白了一個道理,其實一個人孤獨著也挺好。
後來的經曆讓他也相信這一點,沒有他人的幹擾,他自己一個人可以做到很多很多的事情。
不被他人影響,自己可以隨心所欲去做想做的事情,自己至少過得很自由。
是啊,真的很自由很自由,無拘無束的,就是偶爾寧靜的有點孤獨、有點寂寞了而已。
畢竟生活是屬於每個人自己的感受,不屬於任何別人的看法。
後來,他與父母之間的矛盾,越來越無法調和。
他有他的觀點,他有他的思維,他做他想要去做的事情。
但是這樣的觀點,是不被認可的。
因為父親的觀念比較守舊,在無數次的矛盾積累起來之後,隨著一次小矛盾的觸發,壓垮了所有支撐著少年一直以來的信念。
信念破風殘敗,最終少年跟家裏決裂。
自己一個人離去,過著屬於自己的生活。
在那期間,少年的母親想過要拯救他,因為她以為是自己的孩子,心裏得了病。
是啊,每個家長都會這麼認為……而偏偏大多數還是到已經無法挽回的地步,才意識到這樣嚴重的問題。
少年的心已經病了,但他自己已經治好了。
他對任何事物都看得很清了,但是他終於是孤身一人了。
少年跟父親之間的矛盾,是最重的。
所以他並沒有排斥母親,誰能想到母親想要給他找心理醫生,都不敢明麵告訴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