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六十兩銀子,變成了宋三娘翻身的第一桶金。
不敢在縣城過多停留,就求著人家運貨的車隊,一路往南,到了一個從未來過的城鎮。
她是個麵容有缺的女子,人看起來也邋遢,路上倒也沒遇到什麼危險,在新的地方咬咬牙花了五十兩銀子,在碼頭處買下了一個鋪子。
宋三娘自小便會做飯,當童養媳後也要做飯,再後來被賣進窯子裏,接不到客人時還得做粗活。
對做飯一道頗有些心得,尤其蒸了一手好包子,便一個人,磕磕碰碰將鋪子支棱了起來。
宋三娘家的包子皮薄餡兒大經濟實惠,非常頂飽,還烙大餅,碼頭上的挑夫們不在意飯食的味道,隻要量大管飽便宜。
宋三娘家的麵食卻越來越好吃――她自己吃過苦,便不想別人跟自己一樣吃苦,因此即便開了鋪子,也努力提升自己的手藝,就這樣,漸漸站穩了腳跟。
她還撿了一個被丟棄的小女孩回來養,給小女孩取名叫明月,但開鋪子的途中,總會因為生意好惹來一些麻煩,好在都一一化解了。
到最後,她不再是那個任人欺淩的可憐蟲,而是包子鋪的老板娘,大方、熱情、善談,還有一個乖巧可愛的女兒。
在日子完全好起來後,宋三娘沒有忘本,請人帶了銀子給還在家鄉受苦受難的姐姐們。
得知大姐三姐已經死了,二姐重病,被婆家趕了出去,四姐還在有錢人家做奴仆。
悄悄將重病的二姐接到了身邊,姐妹倆多年不見,抱頭痛哭,有了妹妹陪伴,二姐漸漸好了起來,也在鋪子裏幫忙,兩人拚命攢錢,攢夠了給四姐贖身的錢,朱三娘也把四姐接了過來。
故事沒有描述她的爹娘弟弟生活的怎樣,隻在結尾處,說有一個高大的挑夫來吃飯,瞧著朱三娘紅了臉。
算是個開放性結局,和上冊比起來,下冊的《宋三娘風塵記》與風塵二字毫無關係,更像是一幅娓娓道來的市井畫卷,作者筆力驚人,描寫的栩栩如生。
本來丹兒是不打算安排一個男人出現的,甚至還想要虐一下宋三娘的父母弟弟及公婆。。
然而一本書裏,宋三娘逃離家庭本已是不孝,若是再不成親報複父母,怕是要引起公憤,溫水煮青蛙,一上來就用開水,青蛙怎能不跑?
至少現在,讀了下冊的讀者沒有太大反對浪潮,雖然也有人提出異議,說是宋三娘不孝父母,不友愛弟弟,但那畢竟是極少數。
反倒是“重生”一詞在慕安國流行起來,很多人都幻想著自己也能像宋三娘一樣回到過去,完成許多遺憾,或是重新開始,但這當然是不可能的。
不醉劇院隨即推出了下冊的戲,而且還賣起了“宋三娘大肉包”,價錢也如書中那樣十分便宜,餡兒卻格外鮮美,吃得人意猶未盡。
在勳貴們沒有注意、沒有察覺之時,“宋三娘”就像一顆小小的火種,燒在了許多人心中。
宋三娘的存在告訴她們:世上沒有佛陀,苦海無邊,唯有自救。
伴隨著秋天來臨,丹兒在鄉試中考取頭名,官差們敲鑼打鼓的來送信,梨花巷子的鄰居們又是羨慕又是敬畏。
人家便是與家族斷絕關係,真有本事的人,仍舊能靠自己出頭,實在是令人佩服。
原本他們便怕極了,自謝丹兒打過後,再沒人敢對穆夫人與穆綾無禮,如今中了解元,來年開春便能參加會試,到那時便是實打實的進士,是官身,他們怎敢再為難?
出乎意料的是,穆夫人買了許多糖果子分給鄰居們送喜氣,沒有架子,隻是笑得很幸福。
長寧公主府也送來了賀禮,為了避免叫人知道他們私下認識,仍舊是深夜前來。
。您提供大神小泥萌的快穿之她百媚千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