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臣身邊有個嬤嬤,回家探親時碰見,回頭跟兒臣一說,兒臣覺得此人頗有幾分誌氣,便多幫襯了下。
這小郎君也知恩圖報,不過這活字印刷術,隻靠他嘴上說,兒臣是不信的,更不敢呈給父皇。
因此找了家書局,讓他們試驗了一段時間,果然事半功倍,這才向父皇獻上。”
她語氣輕柔談吐有物,皇帝覺得往日怎麼沒發現長這個女兒如此會說話,滿意地點點頭。
“那倒確實是不錯。”
原本是有點排斥穆昭的,畢竟君父大過天,卻為了母親妹妹與父親決裂,這讓皇帝覺得仿佛自己的父權都被挑戰了。
“豈止是不錯,兒臣聽說他在今年的秋闈中還高中解元,想必將來也能成為國之棟梁,為父皇效力。”
皇帝越聽越滿意。
“幾個月後便是春闈,朕會關注關注他的情況,若是真能取得個不錯的成績,倒也值得栽培。”
長寧公主要的就是這句話,很清楚丹兒在外是怎樣的名聲,即便事情看似已經過去,可那些主考官裏總有對他的行徑不滿之人。
到時候卷子雖火漆密封,可最後到了殿試這一環節,難保有大臣非議,如今在皇帝這裏掛個名,殿試時皇帝自然對他印象也就深了。
她的這位父皇看似兩手不管,實則還有些惡趣味,越是讓做什麼,就越是不做,越是不讓做,他偏偏還想做。
父女倆相視一笑,彼此都很滿意,皇帝對獻出這樣一門技術卻不要賞賜的行為十分肯定。
物質上的賞賜不給,但口頭上誇兩句又不會掉塊肉,於是令人擬旨,將人誇了一通。
這道旨意一到梨花巷子,頓時引起極高熱度,梨花巷子的鄰居們都敬畏地看著。
能中解元,又能讓皇帝親自誇讚,當初他們到底是哪裏來的熊心豹子膽,竟敢算計這位小郎君,還敢對他的母親和妹妹起心思?!
穆夫人激動的淚流不止,捧著聖旨戰戰兢兢地要去供奉,丹兒見母親一副緊張的模樣,不由得失笑。
“不過一道聖旨,不痛不癢,連個銅板都沒有,隻嘴上誇兩句,母親怎地這般激動?”
穆夫人向來疼愛他,又對他言聽計從,這回卻輕輕瞪了一眼。
“你這孩子說的什麼渾話,這可是皇上的聖旨,他下了這道聖旨誇讚於你,便是表明自己站在你這邊。
日後若是有人拿你叛出家族的行徑來說事,光是這一道聖旨,便足以堵住對方的嘴了!”
皇帝可是誇她家阿昭“孝悌忠信,赤子之心”呢!看誰還敢說不好!
丹兒知道這其中公主肯定出了力,不然就當今皇帝那雁過拔毛的摳門勁兒,怕不是想不到這些。
丹兒獻出活字印刷術又獲得皇帝褒獎,一時間,穆家小院的門檻兒險些都叫人踏破了!
從前那些看不上他的,現在也都前來拜訪,尤其是因為他過了年便十五,許多人家甚至還想跟穆夫人定親……
。您提供大神小泥萌的快穿之她百媚千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