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瑞所言不錯,聖賢之道包容萬物,經世濟民。你們為什麼容不得一個七煞宗?或者說容不得伏瑞這個孩子?”夏武烈也借題發揮,暗示儒門有也違製之處。接著話風一轉:“若七煞宗真有不法行為,朕也不會縱容。還請愛卿多留一些心。”
他這話的意思已經很明了,否定了常敬之但又縱勇他針對伏瑞。常敬之麵無表情,但心中卻是一喜。看來皇帝對伏瑞和七煞宗也是不放心。隻是認為自己的證據不足以對付伏瑞。
“微臣定當不辱聖命。”常敬之倒是很會說話,把夏武烈也給牽扯進來了。而且他領的是聖命,將來行事也非常方便。
“朕隻重證據,也會讓鷹揚衛調查。愛卿切不可冤枉好人。”夏武烈馬上又給常敬之套上韁繩,這便是帝王之術。
“微臣遵旨。”常敬之忙向夏武烈行了一禮。眾人之中隻有侯義一人色變,他知道夏武烈心中想著什麼,他很想出言相勸,但最後還是忍了下來。心中暗歎奸臣誤國誤民,隻能傳訊給伏瑞讓他小心一些。
他沒有想到伏瑞早已經做了打算,真正的力量早已隱藏於暗處,也做好了皇族儒門和道門聯手對七煞宗出手的準備。
“侯愛卿對此事有什麼看法嗎?”夏武烈發現侯義的異常便主動問道。以鷹揚衛的能力怎麼查不出侯義與伏瑞之間的聯係。
“微臣認為事情都有正反兩麵,處置得當是大夏之福。”侯義整理了一下思路答道。在夏武烈麵前他不敢有任何隱瞞。
“哦?”夏武烈好奇地看著侯義,等待著他繼續說下去。
“蒙山變革的效果是可以看得到的。”侯義硬著頭皮說下去:“如果說新區的建立,替國庫開創了一條新的財路。那麼蒙山變革便是開啟了富國強民之路。蒙山現在景象一新,百姓富實生計無憂。
不難看出伏瑞的思路。第一便是開啟民智,授民以漁。第二便是扶持生產。第三便是發展商貿。第四便是發展工坊提高製造效率。
如果在大夏境內推行這變革之術,假以時日便可讓大夏更為強大,這便是功在千秋的大計。所以微臣認為伏瑞所為,非但沒有錯,反而有功於國家社稷。
以蒙山一地和七煞宗之實力,就算是伏瑞有異心,卻也掀起不大風浪。微臣對伏瑞還是很了解的,此子才學橫溢,雖然無心於朝堂,但心懷國家百姓,心係陛下。請陛下明察,不要被奸臣所誤!”說到最後怒視常敬之,所謂的奸臣直指常敬之。
夏武烈沒有馬上說話,隻是微微地半閉著眼睛。心中對侯義的說辭認可了一半,因為侯義並不知道魯達鵬與伏瑞之間的關係,所以不知道伏瑞一係的實力究竟有多強大。
不過在大夏境內推行蒙山變革的建議深得夏武烈之心,良久他點頭說道:“伏瑞功過之事暫且不說,但蒙山變革卻值得我們借鑒。常愛卿,你且與六部商議,拿出一個章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