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旱之勢在大夏境內漫延。那怕南域也開始受災。此時南山的水係發揮出作用來。湖泊之中的水閘打開,嘩嘩的流水開始滋潤著幹裂的土地,不僅可以灌溉水澆地,而且還能灌溉小麥。作物長勢非常好。
諸勝也采用了涼州之策,深挖洞廣積糧。第一季的收成,幾乎都被庫存,眼看著第二季又將獲得豐收,心中樂開了花。他除了修煉之外,最喜歡的事情便是深入田間地頭看著那綠油油的作物。
他出身於寒門,從小受盡了饑餓的折磨,對糧食更是情有獨鍾。與大量湧入的難民比較一番,認定諸勝是他們的再生父母,很多百姓更是為他建了生祠。
諸勝蹲下身來,查看著正抽穗的稻米,一批百姓走了過來,突然朝著他跪拜了下來。諸勝忙把他們扶起,就在此時,他感覺到大量的靈氣湧入身中。
隨行的護衛馬上守護在他周圍,百姓都已修仙,自然明白諸勝要突破,他們都默默地退了下去。夕陽西下,足足過了數個時辰。諸勝突破才結束,不僅成功突破至化神境,而且鞏固之後還達到了初期中階。按十階劃分,應該達到了二階的水平。
突然,隨行了三個真陽學子也開始突破。他們隻是築基修為,在諸勝的幫助之下,已經達到築基巔峰境。一柱香功夫,三人均已結丹成功。三人大喜,均向諸勝行禮感謝。
也決定日後從真陽農學院出來之後,便加入諸勝麾下。真陽仙宗也是參照七煞宗,隻是對內門弟子約束得嚴格,真正的好資源也隻供應於內門弟子。
外門弟子畢業之後便可自行離開,日常的修煉資源也要靠自己賺取。所以很多真陽學子遊曆之時,也會想些辦法賺取一些修煉資源。
“三位兄弟不必客氣。”諸勝製止了他們,然後接著說道:“聽說真陽涼州及弱北境均開設了修真學院。我也準備在蒙山之中建立學院。不知你們意下如何?”
諸勝不懂氣運之道,甚至不清楚涼州他們為什麼這麼做。隻是習慣性地學習涼州模式。不過他可不敢象涼州那般普及,畢竟這裏還要受到朝庭的製約。
“大哥,這事我們還需慎重。”其中一人忙說道:“可以以民團的名義或讓散修們興建小宗門為名義向百姓傳授仙術。然後再從其中選拔資質上佳弟子,送入南山中潛修培養。這樣便不會引起朝庭的關注。
傳授仙術可設資質和功勳兩道門檻,分層次傳授下來。便可讓修習之人激發出更強大的熱情和動力。那些修煉有成的弟子,也會更忠於大哥。”
“善。”諸勝想了想之後點頭說道。
“大哥。”又一人說道:“在學院之中,導師曾經分析大夏的形勢。天降殺機,百姓蒙難。也命我等出去遊曆,傳授百姓農事技巧,指導百姓抗災自救。
大夏將傾,不久便會群雄逐鹿,亂世之中英雄當要自立。百姓敬大哥為天神,為大哥建生祠。何不暗中創立勢力,收攏人心。等時機一到,便創下一番事業?!救百姓於水火之中,造化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