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真陽農學院弟子在百姓中的威望,百姓很快就適應了這種渡災方法。蝗災就這樣硬生生地被大夏百姓給吃沒了。甚至還保留住不少的莊稼,他們也都種上了冬季作物。
這一次沒有皇族的詔令,各大宗門開始聯手,組建了修士大軍。隴州蜀州修士集結於黑暗大軍正麵,阻止西方修士繼續南下。
晉州修士也集結於西部黑暗大軍正麵。諸勝暗中讓散修加入,也自成一軍。他那兩百萬的明教修士大軍搖身一變,便成了一股朝庭承認的南山散修聯盟護宗軍。
通過他的努力,南山成立散修聯盟。而把明教的主要勢力範圍劃入南山散修聯盟的範圍內,日後就由南山散修聯盟罩著了。
有了兩百萬的修士大軍,他們在趙飛麾下也有很大的話語權。要養活兩百萬的修士大軍,控製晉州和秦州翼州二十多府之地,也算是合理的要求。要知道強如蜀山和昆侖這樣的大宗門,所派出來的護宗軍也僅僅隻是二三十萬而已。
這些宗門誰不控製著三五府之地?不同的是,這些地方的官員由朝庭委派。而諸勝控製的這二十多個府官員均出自南山係。
可以眼下的局麵,朝庭那還顧及這麼多?反而認為是對明教的成功招安。也想著待天下安定之後,再著手處理。畢竟皇族的實力仍然存在,封地軍的數量經過這段時間的發展,已經達到數以億計。殲滅紅蓮聖教之時,僅蘇州和福州兩地便給集結千萬大軍。
這兩百萬大軍,還真不夠看。而且封地皇族招納了不少仙界弟子,也按照涼州模式開始傳授仙術,組建民團團練。不管是涼州,還是李慶元杜敏白飛,他們全部都是從無到有,最後成為一方霸主。
他們的成功經驗肯定會被各方勢力主借鑒和學習。除了夏武烈不敢下詔允許百姓修仙外,其實大家都在這麼做了。皇室式微已成定局,任夏武烈能力再強,也再難逆轉。
道教也開始活動了,他們不僅集結了大量的護宗軍和修士軍於黃江一線。阻止外域修士進入大夏爭奪天命。
也開始在楚州越州和蜀州禁止天師教活動。楚州和越州之變,已經影響到道教的活動空間。天師教撤退,應該是姚霖從道門聽到了風聲,才先一步撤離。
齊州是儒門的大本營,然後是沿海的蘇州福州和與齊州相鄰的翼州,都屬於儒門勢力的核心區。晉州秦州則是佛門的核心利益區。
儒門在針對紅蓮聖教之時費了不少心思,也出了不少力氣。不過人口銳減,已經影響到了他們的利益。首先便是弟子數量巨減,後繼乏力。然後是收益減少,已經達到難以維係宗門運轉的地步。
雖然丹藥是修仙的主要資源,但宗門也需要凡俗的金銀之物來保證運轉。也得養活大批普通百姓為宗門服務。
相對來說佛門就簡單多了,南山保存了大量的人口,明教也沒有影響人們信奉佛教。諸勝還有另一層佛門弟子的身份,佛門高層心中自然清楚。再加上佛門對生活要求簡單,對凡俗之物向來輕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