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沒有這份機緣,可鹿未玖有。
盡管鹿未玖隻有一抹英靈留在世上,寄宿在琥珀陰陽魚裏,但登臨仙界本身就是靈識,而不是肉身。
佛家有雲,舍去一身臭皮囊正是此意。
何況,以當時鹿未玖的情況,如果不用龍脈續命,他的靈識也不可能保持下去。
琥珀陰陽魚雖然神異,但能量也不是永恒的,也會消耗,也會有耗盡的一天。
鹿未玖的英靈同樣如此。
他從東晉渡過漫長的歲月,到劉伯溫那個時代,已經虛弱到了極點,如果劉伯溫什麼也不做,鹿未玖真的會煙消雲散。
劉伯溫,一向是個重情義的人,他自然無法看到恩師如此結局。
但他同時也深知,以鹿未玖的行事風格,以他的博大胸懷,是絕不會同意自己這麼做的。
所以他暗中瞞過鹿未玖,借朱元璋的支持,斬斷龍脈,除去一部分力量用來打通傳說中的神界,另一部份則存留在琥珀陰陽魚中,用來穩定恩師鹿未玖的英靈,替鹿未玖\"續命\"。
與此同時,他還推算出,要想鹿未玖登臨仙界,必須將斬斷龍脈後,分散四方的龍脈碎片再一次收集,以秘法將全部龍部力量轉化給鹿未玖,恩師才能真正踏上那一步。
隻是,劉伯溫深知自己大限將至,已經無法做到這一點了。
所以他拚盡全力,在經曆過的古墓中布下風水局,設下種種機緣,一切為了留給楊喬。
隻有這位自己的隔世血脈,這位恩師的下一位弟子,才能做到自己未完成的事。
楊喬還年輕,他的前途遠大,還有無數的時間和機緣可以支撐他做到這一點。
做完這一切後,劉伯溫回到了昔年恩師修行的羅浮山,以秘法封印自己的五感,不動,不食。
六百餘年,猶如彈指一揮間。
為的,就是最後看一眼這位寄托自己厚望的傳人,想將一切的秘密告訴他,想親口跟他說一聲:\"我等你很久了。\"
這是另一種精神上的傳承。
劉伯溫雖然不是楊喬的師父,但另一種精神層麵來說,卻是楊喬的\"引路人\",在六百年前布下一切局,一點點的引導楊喬走上這條路,來到這個地方。
最後,鹿未玖的靈識已經脆弱不堪,楊喬如果將身上封印的五條龍脈力量轉嫁給鹿未玖,或許還能讓恩師的靈識多延續一段時間。
或許還能等到楊喬湊齊天下龍脈的那個時刻。
隻是,那個時候,劉伯溫已經看不到了。
他的眼神安祥而平靜,身體卻在寸寸瓦解,天人五衰,無論修行到何種層次,哪怕是傳說中的真人、仙人,都難逃衰老死去的一刻。
這是萬物的規律。
劉伯溫也不能例外。
他強撐著六百餘年,就是為了這一刻,將一切告知楊喬後,他的身體終於開始崩潰。
洞外清風徐來。
洞內,劉伯溫的身體片片成灰。
最後,他體內的一點靈光化作一個小小的螢火蟲,飛出洞外,飛向莫名高處,最終回歸這天地。
楊喬,仰望著星空,悵然若失。
劉伯溫這一次是真的走了。
他走得灑脫,卻把一切難題拋給自己。當年他都沒把握說服固執的師父,自己又能做到嗎?
\"癡兒。\"
身後,突然傳來熟悉的聲音,楊喬霍然轉身,瞳孔微微放大。
他看到了,月色下,一道朦朧的身影。
柳絮漫天,花落如雪,東晉風水大宗師,鹿未玖佇立在那裏,就像是等待了一個世紀那樣漫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