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第一章(2 / 3)

對格雷來說,那段時間真可謂是地獄般的煎熬。達摩克利斯之劍高懸頭頂,時時刻刻都生活在對死亡的恐懼中,合上眼簾都擔心看不到第二天的太陽。好不容易進入夢鄉,夢裏出現的也往往都是他被炸成碎片的種種慘狀。

最後還是他抱著破釜沉舟的心態,逼自己下苦功去揣摩角色心理,還原角色的行為模式,解鎖了自己潛藏的影帝天分,才讓OOC值降了下去。

在扮演的過程中,他發現關鍵是要注意兩個地方。

第一,言行必須與人物本身的形象相一致。

比如說艾涅斯特的人設比較沉著冷靜,他講話就要特別注意,不能表現出驚慌失措、急躁或是熱血的一麵,否則OOC值飆到70、80都是正常的事。

第二,人物行為的內在邏輯必須合理通順。

這是上一條的進階版。簡單來講,就是不能做一個哪裏需要哪裏搬的工具人。在扮演的時候,要思考清楚人物行為背後的緣由,所做的事情、展現出的變化都要合情合理。

如果他的前後矛盾不能自洽,那麼就算在言辭舉止上再怎麼注意,OOC值也依然會升高。

比如不能上一刻還堅定地拒絕了別人,下一刻就真香;也不能無緣無故地放棄將軍的責任一走了之,把主線什麼的拋到腦後。

隻能說壓力大到一定程度,確實是能改變一個人的。格雷花了一年的時間,硬生生地從一條鹹魚變成了兢兢業業的職場精英,就算每天推門看到堆到天花板上的文件,眉頭也絕不會多皺一下。

最多就像今天這樣,格外忙的時候寫幾張小紙條泄泄憤。

雖然社畜是社畜了點,但好歹下至處理文書,上至征討怪物都可以正常應付,OOC測量儀也不再像先前那樣,連喝一口水都要出警了。

但是最根本的問題還是沒能解決。

在格雷穿越的時間點,艾涅斯特已經悄無聲息地黑化,在報社的大道上走了好一陣子了。

說起報社的原因,就免不了要提到艾涅斯特的真實身份:改造人。

在《格蘭西亞》的世界觀設定裏,使用魔法需要利用散布在空氣中的“魔素”,但大多數人對魔素的親和力很差,不具備使用魔法的資質。

對此,羅蘭迪亞王國所屬的魔法學院在卡茲爾國王的默許下進行了秘密實驗,對人類嬰兒進行各種大膽的改造,人為地提高對魔素的親和力,並將他們稱之為“改造人”。

在最初看來,實驗是成功的,受試者在魔法上具有超常的天賦,身體的各項能力也都很高。

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很多人又莫名地對魔素產生排斥反應,能力會不斷退化,最終變得和普通人沒什麼區別。而在這類人中,又有一部分的人心理也會變得異常。講得再直接一點,就是會發瘋。

令人絕望的是,這一症狀無法預防,也無法治療。

在總負責人加爾蘭博士不幸死於發瘋的改造人之手後,實驗被叫停,研究團隊也隨之解散。

極少數年齡相對較大、狀況較為穩定的受試者加入軍隊,為王國服務,剩下的孩子則被交予一些知情的家庭收養,這些家庭受到王國和學院的雙重監督,有定期彙報的義務。

而艾涅斯特就是一名加入軍隊的改造人。雖然他作為實驗室裏最優秀的受試者,曾經被寄予厚望,但在實驗宣告失敗之後,也就被當作是厲害一點的炮灰來用。

但艾涅斯特的退化卻發生得遲而緩慢,再加上本身作為指揮官的天分也相當卓越,兩個因素相疊加,在戰鬥中屢戰屢勝,一路爬到了將軍的位子上。不管是在士兵,還是普通民眾的心中都享有崇高的聲望。

這種狀況激發了卡茲爾國王的被害妄想症。改造人的身體終歸有隱患,他總覺得艾涅斯特對此心懷不滿,暗藏怨懟,指不定哪一天就要把刀架在自己脖子上。

於是他先下手為強,以檢查的名義將艾涅斯特騙去學院,讓當年的研究員再次對他進行改造。其中涉及到的操作解釋起來比較複雜,就從結果而言,這次改造使得艾涅斯特與魔素的結合變得不像之前那麼穩定了。

雖然表麵上暫時看不出來,但如果卡茲爾害怕的事情真的發生了的話,他就可以利用之前下的暗手,讓艾涅斯特的身體崩潰。

雖然計劃得很好,但紙裏畢竟包不住火,艾涅斯特最終還是得知了事情的真相。發現自己為羅蘭迪亞賣了這麼多年的命,卻依然得不到信任,甚至連自己的生死都全由國王掌控,活得跟條狗一樣後,他的心理逐漸扭曲,精神也緩慢地走向崩毀。

不過BOSS畢竟是BOSS,艾涅斯特即使瘋了,也瘋得比較隱蔽,一直到遊戲正篇才顯露出來。

從劇本上看,艾涅斯特屬於那種挺悲情的反派。他本身並沒有多大的野心,報社純粹是被逼的。玩家中也有不少同情他的境遇,將國王打為萬惡之源的。

在《格蘭西亞》的同人裏,老國王卡茲爾的死法簡直五花八門。要麼活不過前三章,要麼被當成虐角色的工具人,完成使命後再領便當。

但不管怎麼說,開弓沒有回頭箭,讓一個滿心仇恨的人突然毫無緣故地、180度大轉彎地掉頭去拯救世界,這不符合正常的思維邏輯。這要是放在小說裏妥妥是作者寫崩了的表現,要被讀者口誅筆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