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是功還是過(1 / 2)

“當然我們也不能因為楊廣他的這些事情就否定他的功績。畢竟前世得楊廣有些舉措對於華夏還是有非常重要的貢獻的。”

“就比如說大運河,那就是楊廣下令調征河南、淮北諸郡人民百多萬人修通濟渠,西段自洛陽西苑引穀水、洛水循陽渠故道,東段走汴渠故道入淮水,他還征發淮南民工十多萬人修東漢陳登所開的邗溝直道,自山陽至楊子入長江,渠寬四十步,兩旁皆築工整平坦的禦道,夾種楊柳。從長安到江都,修建離宮四十多座。接著,他派人到江南造龍舟和雜船數萬艘。而後,楊廣又下命疏浚漢代屯氏河、大河故瀆與曹操所開白溝為永濟渠,疏浚春秋吳運河、秦丹徒水道、南朝運河為江南河,後統名為隋朝大運河。”m.X520xs.Com

要知道在楊廣之前,如曹操、鄧艾、桓溫、劉裕,對河淮交通,均常施力,隋世祖以後,如唐如宋,亦須時常浚汴,始能利用,充其量,隋世祖不過加工較完滿之一員,其過度推崇者,一方麵由昧於水利之曆史,別方麵則根於事經創作便可享成之依賴心理。”

“就好像楊堅曾於開皇四年命宇文愷率眾開漕渠。自大興城西北引渭水,略循漢代漕渠故道而東,至潼關入黃河,長150多公裏,名廣通渠。仁壽四年改名永通渠。但隨著南北政治、經濟和文化日益發展,修鑿的局部運河,已經不能滿足社會需要。溝通南北水道已經成為社會經濟交流的迫切需要了。”

“大業元年,隋世祖即位第一年就修陽渠故道、汴渠故道為通濟渠,同年修東漢陳登所開的邗溝直道,大業四年,又征發河北民工百萬疏浚漢代屯氏河、大河故瀆與曹操所開白溝為永濟渠,大業六年疏浚春秋吳運河、秦丹徒水道、南朝運河為江南河。至此,開鑿大運河的工程基本完成。隋世祖開鑿大運河前後用了六年的時間。隋世祖先後開鑿疏浚了由黃河進入汴水,再由汴水進入淮河的通濟渠;還有從淮河進入長江的邗溝;從京口到達會稽的江南河;引沁水向南到達黃河,向北到達涿郡的永濟渠。這些渠南北連通,就是曆史上有名的大運河。大運河從北方的涿郡到達南方的餘杭,南北蜿蜒長達五千多裏。隋朝大運河以會稽、洛陽、涿郡為三點,江南河、邗溝、通濟渠、永濟渠四段,將錢塘江、長江、淮河、黃河、海河五大水係連接起來。南宋時期,隨著政治中心南移,通濟渠、永濟渠的漕運地位逐步減弱,再加上每年缺少清淤治理,運河河床逐漸淤塞斷流。元、明、清時期,朝廷再修大運河的時候,將河道直接取直,由北京直通杭紹,不再繞道洛陽。”

“大運河的開通,促進了運河兩岸城市的發展,江都、餘杭、涿郡等城市很快繁榮起來。當時運河上“商船旅往返,船乘不絕”。大運河對隋唐時期南北經濟、文化交流,維護全國統一和中央集權製的加強,都起了促進作用。”

“可以說單單就是修建這條大運河,楊廣就為後世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更不要說楊廣始建進士科這一讓天下寒門弟子有為自己謀取出路的舉措。”

“大業二年,楊廣增設進士科。當時秀才試方略、進士試時務策、明經試經術,形成一套完整的國家分科選才製度。當時以明經最為高級,進士試居次。當時選士製度隻稱為秀才科,與唐之科舉有一定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