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侯君集(1 / 2)

“隻不過就是這麼一個滿足感跑火車的家夥,在唐武德九年李世民與李建成之間的矛盾激化。”

“而李建成拉攏尉遲恭不成,於是決定派人刺殺,失敗後尉遲恭與侯君集這個大忽悠勸諫李世民早點下決心與李建成了斷,於是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事變,率領侯君集等人誅殺李建成及李元吉。李世民成為唐太宗以後後,就封侯君集為左衛將軍,潞國公,賜邑千戶,後來又➕封為右衛大將軍。”

貞觀四年,大忽悠侯君集更是被李世民直接遷升為兵部尚書,並且開始參與朝政。”

“後來李世民準備打算討伐吐穀渾伏允,所以任命李靖為西海道行軍大總管,然後又命侯君集與李道宗為李靖的副手。”

“貞觀九年三月,李靖在攻滅東突厥以後,就又開始率領侯君集開始討伐吐穀渾,大軍行至鄯州,李靖在侯君集的建議下,挑選精銳,長驅直入。”

“伏允在庫山被擊敗後,輕軍奔走沙漠。李靖與薛萬鈞、李大亮從北包圍追擊,而侯君集與李道宗則是從南分兩路長途奔襲,追擊伏允。”

“而恰好當時夏天卻有霜降,山裏有很多積雪,但侯君集這個大忽悠難得的烤了一回譜。在他的帶領下,眾人克服自然困難追擊二千多裏地。”

“然後先後在邏真穀、漢哭山、星宿川、柏海等大破伏允軍,斬獲頗豐。侯君集更是一路追擊到積玉山,見到河水的源頭,才決定回師與李靖在大非川會合,班師回朝。”

“貞觀十一年,侯君集獲封陳州刺史、陳國公。”

“更是在貞觀十二年”官拜吏部尚書、光祿大夫。”

“不過因為侯君集出身行伍,沒有讀過什麼書,獲得高官厚祿以後,為了不讓別人知道自己終於半掉墨,所以開始讀書學習參與官員的選拔,定製考核題目。”

“貞觀十三年,高昌王麹文泰斷絕西域與中原的商業往來,於是李世民征召麹文泰入朝,麹文泰稱病不去。”

“所以李世民任命侯君集為交河道行軍大總管,契苾何力為蔥山道副大總管。率領大軍前往討伐。麹文泰聽到這個消息後對國人說:“唐國距離高昌有七千餘裏,有沙漠兩千裏,冬冷夏熱,沒有水草,大軍難以前行。若唐軍強行軍至高昌二十天內糧草必然吃完,那時候與唐軍接戰一定打敗他們,所以沒有什麼好擔心的。”然而等到侯君集率領大軍行至磧口,麹文泰這家夥就已經病死,其子麹智盛繼承王位。”

“貞觀十四年侯君集等率兵行至柳穀,探馬稟報說麹文泰將要安葬,高昌國人到時候聚集一處,可趁機襲擊。但侯君集卻認為趁其墓葬時偷襲不是問罪之師,而拒絕這麼做。這個時期的侯君集為人還是比較講道義的。”

“接下來侯君集於是領大軍敲著鼓前進,攻略高昌國的田地。高昌人據城堅守,侯君集勸降但沒有成功。當初大軍出發前,李世民征召山東擅長製作工程器械的工人全部隨軍。侯君集於是砍木填充城壕,用推車撞擊矮牆,撞開的穴口有數丈之寬,又用拋車往城中砸石頭,阻擋的敵人都被砸得碎爛,有的人披著氈子,用來遮擋落石,城上的守軍都沒有立足之地。於是唐軍攻克城池,擄獲男女七千餘人。侯君集乘勝進兵,包圍高昌國都城。”

“而眼看大勢已去的高昌新王麹智盛在窮途末路的情勢下,選擇了致書給侯君集說是先王對唐天子無禮,而自己剛剛繼位沒有什麼過錯,希望侯君集能手下留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