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原本走向(1 / 2)

“而到了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後,政治清明,經濟發達,軍事強大,四夷賓服,萬邦來朝,開創了全盛的“開元盛世”。天寶年間,全國人口達八千多萬。”

“同時為了增強國力,加大財政收入,唐玄宗先從經濟方麵人手改革。首先,打擊豪門士族,爭奪土地勞力;第二,改革實施封製度,以增加政府財政收入,減輕人民負擔;第三,玄宗打擊佛教勢力,淘汰僧尼;第四,發展農業。”

“而在外交方麵,玄宗實行和解的民族政策,改善了民族關係,使國家得到進一步統一。同時,開元年間和睦的民族關係對於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也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並且由於唐玄宗采取了一係列積極的政治經濟措施,加上廣大人民的辛勤勞動,唐王朝在各方麵都達到了極高的水平,國力空前強盛。社會繁榮促進了人口的大幅度增長,在“開元盛世”期間,唐代人口增長到五千二百九十餘萬人。唐代的商業亦十分發達,國內交通四通八達,城市更為繁華,對外貿易不斷增長,波斯、大食商人紛至遝來,長安、洛陽、廣州等大都市商賈雲集,各種膚色、不同語言的商人身穿不同的服裝來來往往,十分熱鬧。”

“不過接下來的安史之亂成為了唐朝曆史上的轉折點。”

“因為藩鎮割據、外族入侵、宦官專權與牛李黨爭等蜂擁而至,成為唐朝的內憂外患。”

“而唐朝皇室為了盡快結束戰事,將安史降將就地封為節度使以安撫之。為了提防降將複叛,又遍地安置節度使。”

“由於節度使兼管地方軍事、政治和經濟,全國各地幾乎處於半獨立的狀態。戰後關東人丁銳減,土地大量荒蕪,河北之地逐漸胡化,人民好武輕文,與詩賦取士的關中之地相比,形成截然不同的文化區。由於邊防軍調回平亂,外族紛紛入侵。吐蕃占領隴西、攻入關中,長安一度淪陷。回紇的勒索也消耗國力。宦官專權,李輔國、程元振擁立唐代宗為帝,是唐朝第一個受宦官擁立的皇帝,宦官魚朝恩更被委任統領禁兵。”

“直到779年唐代宗就在這些亂事中去世,長子李適繼位,即唐德宗。”

“唐德宗在初期頗能勵精圖治,堅決削滅藩鎮,藩鎮對其較為敬畏。他起用楊炎推行兩稅法,以劉晏改革漕運,修改鹽法,行常平法以改善財政。但是他為人剛愎忌刻,沒有任人之明。”

“781年任用奸相盧杞後,政治日非。聽信盧杞讒言,誅殺楊劉兩臣。政治的敗壞使藩鎮逐漸輕視,最後爆發亂事。同年,成德李寶臣去世,其子李惟嶽不被唐室同意繼任,他就聯合魏博田悅與淄青李納舉兵叛亂。唐室派馬燧、李晟擊敗叛軍,田悅被中央軍圍困於魏州(今河北大名),李惟嶽則被部下王武俊所殺。由於唐德宗不信任將領,禁軍轉由宦官掌控,宦官權勢薰天。唐德宗晚年任用奸臣裴延齡,並且親昵宦官貪吏,國政日衰。805年唐德宗去世,太子李誦繼位,即唐順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