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文電影情節
宋允珍第一次發現自己心理出現問題是她發現自己幾乎對所有的事情失去了興趣,喜歡看的書也堅持不過5分鍾就心煩意亂地丟開。
有一天她走在放學回家的路上,鄰居家在遛狗,看見她的狗狗興奮地向她撲來,她一如往常撫摸它。回到家的宋允珍把自己鎖在房間裏,哭了出來,隻有她自己知道狗狗撲過來的那一刻,她感覺到了厭煩。
她告訴了媽媽,媽媽帶她去看了醫生,醫生給她開了安眠藥。宋允珍有嚴重的失眠和早醒問題,醫生認為這導致了她消極情緒的產生。
吃了安眠藥的宋允珍開始恢複正常作息,但是其餘的一點變化都沒有。在一次同學一如繼往地開玩笑地叫她鄉巴佬時,她感覺到前所未有的煩躁,大喊閉嘴後離開了課室。
宋允珍躲在學校的廁所裏哭著給媽媽打電話,這次醫生診斷她為抑鬱症。
新的藥終於有所作用,宋允珍不再感覺到無時無刻的焦慮,但是副作用也無比明顯,她彷佛失去了一切情緒。宋允珍可以在椅子上坐一整天,什麼也不幹什麼也不想,她就像靈魂出竅了一樣,隻有軀殼在那裏立著。
同學們都開始遠離她,對她指指點點,宋允珍都知道,但是她一點反應都沒有,她心裏一點波瀾都沒有。藥的另外一個副作用是嗜睡,她因為屢次在課上睡著被老師投訴,媽媽便為她請假回家養病。
爸爸對宋允珍的鬆散十分不滿意,甚至在她說是因為吃藥的副作用時,要求她停藥,被媽媽嚴厲製止。夫妻時不時會因為宋允珍吵上一架,爸爸不懂抑鬱症,認為她隻是懶,覺得一個十幾歲的人沒有什麼可憂慮的,她更需要學習出去交朋友活動起來。
在爸爸媽媽又一次為她吵起來的時候,宋允珍躺在床上麵無表情。她每天基本都在臥床休息,稱眼閉眼都是發呆,這樣一個無所事事的人,卻麵頰消瘦,眼底掛著大大的黑眼圈,精神萎靡。
她兩眼發直地看著天花板,覺得真是令人討厭,拿起刀片準備割腕的她卻害怕了起來。父母爭執的聲音越來越大,她聽著聽著就哭出來了,閉眼一用力就割了下去。
宋允珍看著血大片大片地流,她很疼喉嚨卻像被塞住了一樣,嗚嗚咽咽地叫不出聲,血慢慢濕透了她床單的一角,模糊之中她覺得自己是真的要死了。
--
陳楚僑是一個共情能力非常強的人,即便是與她毫無關聯的事情,她也會深深地感同身受,特別的悲傷的情緒,她格外敏感。
每次聽到悲傷的歌或者故事,如果她不及時轉移注意力的話,她就會沉浸在那種情緒裏不可自拔,哭得淚眼汪汪。
她又一次為小說女主的悲慘身世雙眼含淚,哽咽地說,“我好想出錢為女主請家教。”
得到的是大家的白眼,摩根說,“你可以不要看得這麼真情實感嗎?”
所以在拍《痊愈》的大部分時間裏,陳楚僑心情都很低落,這是一部很溫和的電影,但是講的故事卻不是那麼的完美。
“沒關係啊,你是隻是生病了啊。”樸泰容看著宋允珍,溫柔地說。
宋允珍抬起頭與他對視,眼睛就像兩汪泉水,清澈見底,那裏麵有著懵懂,尋求答案的執著與渴求,“真的嗎?”她的聲音帶著期盼。
“真的啊,”樸泰容輕輕地把她淩亂的劉海撥到兩邊,“每個人都會生病啊。”聲音輕輕地抖著,他用盡全力地保持著柔和。
宋允珍垂下眼眉的那一刻,眼淚也順勢流了出來。樸泰容給她擦著眼淚,語氣裏滿是請求,“不要哭啦,認真聽醫生的話就會好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