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著急的嬸嬸(1 / 2)

張氏再不相信家裏沒錢,可一想到她守著自己的男人孩子過自己的小日子。即便最後分到了幾個鍋碗瓢盆跟半吊錢,還是覺得美滋滋的。

韓家三房分家的事傳出去,就像是在池塘裏丟了一塊小石頭。激起一點漣漪之後,很快恢複了原來的平靜。

韓家兄弟請了街坊鄰居,用了一天的時間給老宅修修補補一番。然後帶著韓秀才去袁家吊唁,說明了現在家裏正在修整新房,等袁老太爺過了百日,定會上門與袁家小定。

袁家那邊見到韓秀才親自來登門,全家都覺得麵上有光。村裏人問起來,各個都挺直腰板自豪的說起上西村秀才郎的侄子跟袁家姑娘的婚事。

為表達感激之情,袁家長子袁弘文命令小兒子親自趕了一隻小羊作為謝禮。韓老大收下這隻小羊,大家都以為他要殺了吃肉,沒想到轉頭就孝敬給了母親韓老太。說是感激韓老太太為他們一家子謀劃,感謝韓秀才給長房增了臉麵。

“你大伯父是個實心眼,就是這實心眼才明白袁家這是感謝你爹爹呢。一筆寫不出來兩個韓字,人家才不管咱們分家不分家。這姻親結的是韓家,韓秀才的韓家。那麼這羊送的也是韓家,誰吃都是韓秀才吃。”

韓老太的一番話,讓韓北卿刮目相看。想不到一個不識字的鄉下老婦,竟然還有樣的見識。偏偏她那一臉聰明相的三嬸嬸,卻看不明白這些。就因為沒有吃到一口羊肉,已經來她們家裏哭鬧了兩次了。

“三嬸嬸若是再來借東西,祖母就應了吧。不然她又要跑去村口哭,哭的全村都知道你苛待媳婦了。”

韓北卿看著祖母熟練的一針一針的納鞋底,再看看自己糊的亂糟糟的袼褙,一臉苦笑的勸著:“昨天三嬸嬸說家裏沒有鋤頭鏟地,您說家裏就一個不借。前天三嬸嬸來家借棒槌洗衣服,您也不借。幾次下來,您就不怕傷了三叔的心麼?”

“分家的時候她拿了四副碗筷也就罷了,明知道家裏就五個木盆,她一口氣端走四個。老三有捉魚打鳥的本事,一個人足以補貼家用。她竟然偷偷的還把織機也搬走了。她是一點沒想過,你大伯一家子怎麼辦?她不給別人留活路,現在後悔沒有東西鏟地,哼沒有鋤頭就用手。”

韓老太太冷眼看著三兒媳婦折騰,她整日想著分家心裏盤算的都是值錢的玩意兒。明明手藝比不上大嫂,偏偏還要扛走一架織機。廚房裏那些鍋碗瓢盆裏,就屬木盆最值錢。她恨不得全數拿走,一個不留。

因此韓老太對這個兒媳婦愛搭不理的,就算是兒子過來請安探望,韓老太太也是黑著一張臉。

“行了,別在我這裏鬧騰了。幾個孩子搬走了,閣樓空了一大半。你收拾收拾搬過去住,這屋子就留給你哥哥吧。”韓老太說完仰起頭活動活動脖子,又繼續說道:“你爹那個混賬東西也不提接你娘的事兒,村裏也有風言風語了。你爹跟你哥哥都是要考功名的,你還要找婆家。她回不回來住倒是不打緊,要緊的是不能連累你們爺三個的名聲。”

這話說的......真是夠實在的。

韓家的院子一下子搬走了這麼多人,顯得空蕩蕩的。韓北卿可不敢真的將房間搬到二樓,畢竟她那便宜老娘王三娘因為住的憋屈鬧騰了許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