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北卿三言兩語的誇讚,哄得韓縣丞都飄起來了。
興高采烈的帶著流民們往城外走,哪還有之前半分的不情願。
那群青壯年流民原本是不相信縣衙公告的,認為一定是借著安置的借口,將他們驅逐出境。
所以這群人根本不可能主動跟隨衙役們離開懷寧縣。
直到看見韓縣丞親自駕車,裝著‘賑災糧’的騾車,這群人這才相信,他們不是被驅逐,而是真的會被妥善安置。
“大人,我們不想出城,我們想要留在縣城裏。”
“就是啊,聽說縣城裏也有安置流民的宅子。憑什麼他們能住,我們就要自己走出城去。”
跟隨在韓縣丞騾車旁邊趕路的穀六,聽見後麵流民們不情願的聲音,揚著頭大聲喊道。
“你們說的專門安置流民的宅子,是咱們郭縣令、範主簿、宋典吏三位大人專門騰出的自家房子。”
“三位大人官職雖小,但心懷大義。見不得各位遠離家鄉居無定所,故而騰出自家的房子。”
“那三處宅院以安置孩子,孤寡老人為主。若出了什麼事,縣衙、醫館就在附近,可以盡快解決問題。”
“你們這群年輕力壯的,去咱們縣丞大人家的莊子上。”
眾人原有不忿,聽到穀六的解釋,也都說不出話來。
“咱們這群苦哈哈,沒想到還能住上官老爺的房子。真是慚愧啊。”
“我活了四十多年,從未聽過當官的把自己房子讓給百姓住的。這位大哥,你怕是開玩笑,逗咱們的吧。”
穀六見眾人半信半疑,冷笑連連。
“騙你們,我有什麼好處?”
“不信你們看看這幾輛騾車上的米袋,上麵印著的是不是韓字。”
“告訴你們,朝廷發下來的賑災糧,那是給本地災民吃的,都是有數的。”
“你們這些人逃難到了懷寧縣,這幾日吃的賑災糧,可都是我們縣丞大人家的米鋪發的。”
說起韓家米鋪,城外的災民不知道。可來懷寧縣城裏避難的流民們,那可太清楚了。
米鋪每天早上都施粥,讓他們這群窮苦人不至於餓死。
隻不過他們沒想到,這韓家米鋪的主人不是鄉紳,而是本縣的縣丞。
“原來這幾天我吃的粥,竟然是縣丞大人家的。”
“多謝縣丞大人,救小的全家一命。”
眾人連忙衝著韓縣丞千恩萬謝的作揖感謝起來。
韓億這輩子都沒有受過這樣的待遇,連忙跳下騾車,扶起下跪的眾人。
“你們不用感激我,我隻是個無用的書生。這米鋪本就是我女兒的產業,安置給你們居住的莊子,也是她的。”
“你們要想感謝,就去感謝她吧。”
“我什麼都沒做,萬不敢接受你們的大禮。”
韓縣丞的一番話,把眾人都說暈了。
“不管是韓縣丞的千金,還是韓縣丞自己。總之都是韓家的糧食,救了我等一命。”
“我等還是要感謝韓縣丞的。”
有了施粥的這段小插曲,流民們對韓縣丞的好感又增了一分。
穀六、穀七等人護送著韓縣丞,一路安穩的進了兩處莊子。
收到穀六的飛鴿傳書,白珠湊到韓北卿身邊,低聲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