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驍一個七尺大漢,此時眼角也有些濕潤了,弟弟才十六歲,如今卻要離家獨自闖蕩。
都說長兄如父,可是他這個大哥卻幫不上什麼忙,反倒是兄弟如同被趕出去了一般。
看著大哥都快哭出來了,楊軒安慰道:“大哥我實話跟你說吧,我之前染上風寒,腦子發熱的時候,恍惚中就像是腦袋開了光一樣,想明白了許多事,今後我要換一種活法。”
大哥懵了,隻聽過發熱把腦子燒壞的,沒見過還有把腦子燒得開了光的。
可是結合楊軒這幾個月來的表現,的確是跟以前不太一樣了。
成熟、穩重、做事有條有理,哪裏像是之前那個懵懂少年。
最主要的是這製鹽之法,以及四個月就賺了一百兩銀子,這擱誰身上都會覺得不可思議。
再說了,這銀子可是楊軒自己賺的,怎麼處置他這個大哥也不好多說什麼。
第三天,楊軒就去把他看中的鋪子給租了下來。
在應天府這個地方,北貴南賤東富西貧。
說的是勳貴人家大多在城北,平民百姓都在城南,城東大多是有錢人購物的地方,基本上都是奢侈品,而平民百姓一般都去城西購物。
當然,應天府整個城東突出去的一大塊,那是皇城。
而這光福街便是城西南最為熱鬧繁華之地。
楊軒這椒鹽胡餅做的就是平民老百姓的生意,這地方最為合適。
租金三個月一付,三十兩一下就沒了,然後就是裝修改造。
這椒鹽胡餅雖然是隨買隨走,可是這椒鹽胡餅畢竟不是長久之計,真要是量大了,肯定會被有心人打壓。
一樓擴建,後院改後廚,二樓幾乎不用動,本就是房間,自住用。
這麼一折騰,三十兩又沒了。
再到牙行買了兩個丫鬟,六兩一個,一共才十二兩。
沒錯,這年頭,人命就是這麼便宜。
楊軒雖然來自於二十一世紀,但也不會那麼迂腐,做什麼去除奴籍之類的事。喵喵尒説
畢竟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沒錢整那些都是屁話。
再采購一些桌椅板凳,鍋碗瓢盆以及生活用品啥的,又花了十多兩。
當一切準備妥當,楊軒兜裏就剩十二兩銀子了。
一串鞭炮劈裏啪啦的喧鬧聲中,楊記味極鮮就這麼開張了。
不過有一件事出乎了楊軒的意料,那就是這個時代的信息傳播速度是在令人無語。
光福街離永寧街隻不過幾裏地而已,然而在這裏竟然沒有人知道他這大名鼎鼎的椒鹽胡餅。
路過的人雖然好奇一個新店的開業,但是一看到椒鹽胡餅四個字,再看到十文錢一個的價格,全都退縮了,甚至是從門口路過的人,都要稍微繞遠一點點。
楊軒甚至聽到有路過的人嘴裏嘀咕,這家店的掌櫃怕不是想錢想瘋了,胡餅竟然要賣十文錢一個,鑲了金邊嗎?
這就有點尷尬了。
楊軒撓了撓頭,看來還是得上手段啊。
正在這個時候,從街對麵一家麵館裏施施然走了過來一個微微發福的中年人:“小楊掌櫃,開業大吉啊。”
。您提供大神大唐頭牌的大盛賢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