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問天終於擺脫了孫妙真。
心裏感覺一陣輕鬆,但也有一絲失落。
他不知道,失落感意味著什麼?
按照爺爺留給他的路線圖和船夫所指路徑,他很快就來到了一座山穀前。
眼前的山,雖不算高,但眾山相連,綿延起伏。
進入山穀不久,董問天耳邊突然飄起一首民謠:
“十座山九個頭,淮水向東流,富貴不三代,清官不到頭”。
董問天聽著民謠,心裏咯噔一下,吃驚不小。
吟唱民謠者,年齡也就十來歲樣子,但聲音渾厚,中氣十足。
董問天能夠聽得出,這個比自己小上幾歲的少年,其內功修為非常了得。
尋聲望去,隻見那少年郞,倒騎在行走的牛背上,搖頭晃腦地吟唱著。
不遠處,那頭老黃牛,背上馱著男孩,向他這邊不緊不慢地走過來。
董問天駐足等待著,他不知道自己要找的杏仁穀還有多遠?
這一路上,走走停停問問,眾口不一,讓他對杏仁穀正確的路徑感覺疑惑起來。
這杏仁穀到底在哪裏?
他猜想,畢竟這少年在山裏放牛,對這山裏情況或許很熟悉。
“小子,過來,過來”。
那放牛郞離他二三十米的樣子,董問天衝著對方喊道。
老黃牛邁著悠閑的步子,向董問天身邊走來。
等到麵前時,那牛背上少年,朝著董問天做了個鬼臉。
就在董問天以笑臉相迎之時,哪知道那男孩,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倏地揚起一根長鞭,朝著董問天劈頭蓋臉地就抽將過來。
董問天身子一閃躲開了。
他沒想到,這個小家夥,對自己搞起了突然襲擊。
隻見那鞭子,在空中‘啪’的一聲脆響,就像平地炸起一聲春雷。
“好力量,好鞭法”。
董問天讚賞的同時,不由得在心裏倒吸一口涼氣。
眼前少年,鞭子竟抽得如此響亮,又如此地嫻熟有章法。
他知道,這種鞭子不是隨便抽抽的那種,是經過訓練的結果,沒有一定內功修為的人,不可能達到如此境地。
少年收起鞭子,朝著董問天善意地笑了笑,雙腿夾著牛肚子,直往前衝。
“小子,給我站住,抽我一鞭子還想跑?”。
董問天朝著少年大聲喝道,身子一閃,像一陣風,迅速站在了黃牛前麵。
動作之快,董問天自己也吃驚不小。
他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為什麼這麼迅速,好像學會了武學中的換影移形奇招,而他自己從來就沒有學過什麼武學,最多就是跟爺爺練了一些功法。
在他看來,人體潛能無可限量。
隻見那少年,一抬手拉住牛韁繩,那頭老黃牛立馬定住不動,而牛頭卻偏向一邊,粗大的牛鼻孔,正往外冒出一串串熱氣,直噴向董問天臉部。
放牛郞望著董問天,一臉驚訝,道:“老哥,你的速度好快呀,跟閃電一樣,涮,就到了我麵前,可否教我二招?”。
放牛郞一聲老哥,讓董問天覺得這個放牛娃很親切,笑道:“小子,我有這麼老嗎?”。
“不老,不老,不過,跟我比起來有點老。哈哈”。
“你多大?”。
“十二啦”。
“十二?一個人出來放牛,你家人不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