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仁山穀,溪水淙淙。
滿山遍野,樹木茂盛,春意盎然。
就在淙淙流淌的溪水上方,有一大片平整山地,地麵上鋪著一塊塊大青石,那青石塊有大有小,並不規則,似乎人工鋪就,又似乎天然形成。
毋庸諱言,這是練功的好地方。
皇甫真人身著一襲道袍,那道袍為藏青色,腳上穿著一雙黑色布鞋。
他正在不緊不慢地打著一套太極。
舉手投足,剛柔相濟,於無聲中,盡顯仙風道骨。
這些年,在選擇練功的時間上,皇甫真人與他人有所不同,一般修真練功之人,多選擇清晨,而他除了外出就診,大多數選擇在臨近中午時分。
在他看來,這個時間段,太陽正午,純陽之氣最盛。
太極功法,他堅持了幾十年,春夏秋冬,一年四季,幾乎沒有間斷過。
可以說,修練功法,包括研讀醫書,成了他的生活習慣,也成為了他生命中重要部分。
山風徐來,吹起皇甫真人一頭長發。
那長發在太極的招式中,忽左忽右,忽上忽下,恣意飄揚。
從身影和招式中看過去,一眼就能感覺到,這是一個功夫了得的世外高人。
莊子有言:大道,在太極之上而不為久,在六極之下而不為深;先天地而不為久,長於上古而不為老。
又雲: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皇甫真人自幼研習醫書和功法,而太極是他最愛修真練功之法。
他理解的太極,比古人更簡易,可以用幾個字概括:那就是無為而無不為,他認為,那是太極的最高境界,也是做人做事的最高境界。
在當今杏林和武林看來,皇甫真人的太極修為和醫學修為,已無幾人能及,一套太極打下來,可以說,他把太極至高境界演繹的淋漓盡致。
打完了一套太極之後,皇甫真人在一大塊青石板上輕輕盤腿坐下。
和董問天一樣,靜坐也是皇甫真人每天的必修功課。
太極外化為動,或者說,是動中有靜,靜中有動,動靜相融,而靜坐則是一種入禪狀態,由外向內,由外轉向內轉,由修身轉向修心。
隻見他微閉雙目,將兩手放置在兩膝之上,開始吐納調運氣息。
不一會兒功夫,頭頂之上,已冒出縷縷青煙。
在縷縷青煙向空飄散之時,皇甫真人口頭念念有詞。
這個時候,皇甫真人把兩手從膝蓋處緩緩提起,向上,向上,一直提至胸部。
驚奇的事情發生了。
隨著他雙手向上移動,皇甫真人整個身體,也從那塊大青石上撥地而起,緩緩地向上浮動,最後停留在高過頭頂的半空當中。
皇甫真人就這樣停留在半空中,頭上的青煙開始慢慢收斂。
過了一會兒,他開始將雙手慢慢地向下移動,隨著雙手向下,整個身體也跟著下降,最後穩穩地,不偏不倚地落在了原地。
就在這時,皇甫慧蘭站在他身邊,開口說道:“爹,你好厲害,平空浮起,這是什麼功法?難怪上次在院子裏突然間把女兒抓到空中”。
說到這兒,她上前扯了扯皇甫真人衣袖,道:“爹,教教女兒,我也想學”。
皇甫真人睜開雙眼,衝著女兒笑道:“慧蘭,你的悟性比爹高,隻要你不偷懶,練到我這個年齡,不知要比爹要高出多少,說不定能乘風破浪淩空飛翔呢”。
“爹,真的是隻要打通全身經絡,就能達到你說的那種境界嗎?”。
“我相信,一定能達到。最起碼爹相信,爹也要驗證中醫經絡學說的神奇。你看,爹的身體已經可以停留在半空中一段時間了,這已經就證明了一些經絡學說的神奇了,我自己有預感,不假時日,在爹爹身上,一定能發生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