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青石村今年剛來的駐村扶貧幹部,也是第一書記陸為民。”
“青石村屬於咱們山陽縣的33個深度貧困地區之一,長期以來,該村信息閉塞,交通十分地不便,經濟結構也較為單一,村民們隻能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祖祖輩輩以種糧為生。可是還是窮啊,畢竟糧食隻能填報他們的肚子,卻不能填滿他們的錢包,糧食不能自己變成錢來修路,也僅僅是能夠讓人吃飽,但是我要做的不僅僅是讓這上千位村民吃飽,而且要讓他們吃好,所以就有了修路這件事……
過去,這裏是一條青石村通往外界的唯一的路、泥濘不堪,但從今天開始這條路將變成我們青石村全體村民的致富路!”
陸為民用力喊完最後一句,高俊達和一旁的羅元明等一眾青石村村委會成員,激動地帶頭揮動雙臂,用力地鼓掌,電視台媒體的鏡頭再次拉伸,將陸為民的麵孔和現場熱情、淳樸的青石村村民映照在鏡頭裏麵。
剪彩典禮結束,電視台的記者們又采訪了幾個村民,還有青石村的支書高俊達,還有婦女主任項紅英等人,當然趙大鵬作為這次采訪的重要人物之一,也露了一把臉,他親自帶著條石場產的石料,在鏡頭下給觀眾展示,為青石村條石場打了個生動的廣告!
除此之外,電視台的記者又開著車,將鏡頭探出車窗外,副駕駛座位坐著高俊達,一路陪同縣電視台的記者,一邊回答問題,全程在直播,這是茅修水專門向縣電視台要求的“精準扶貧專題記錄”直播。
看著這寬闊的路麵,開著車很平穩地在路麵徜徉,高俊達都有點懷念以前那種顛簸感,笑稱“屁股都能開花”,為此還特地向記者講了陸為民第一次來的時候,坐在拖拉機車廂裏麵的感受。
“要想富先修路,陸書記到任後,每天兢兢業業,水還沒有喝上幾口,就帶領著人去做報道式訪戶……我們第一時間內爭取到了縣裏的扶貧款子,在縣工程交通局的幫助下,打通了這條50米長的隧道。”
“就是這裏嗎?”
不知不覺車子已經開進了隧道裏麵,由於時間倉促,隧道裏麵並沒有安裝比較好的路燈,隻是用幾個燈泡湊合,但是也不影響大局。
“就是這條隧道,是這次我們修路最大的難點,曾經為了這個,我和陸書記幾晚上都睡不著覺,我們規劃建設10.1公裏的毛坯路,這樣一來更是讓我們村民擺脫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肩挑背磨、步行出村的苦難日子,贏得了村民們的稱讚!㊣ωWW.メ伍2⓪メS.С○м҈
接下來我們還要推動激發村民們的生產活力,為全縣的精準扶貧事業貢獻力量……”
鏡頭到這裏戛然而止。
在剪彩典禮之後,陸為民就被一個比他年紀大半輪的中年男子叫住了,陸為民並不認識,但是這個中年男人卻口口聲聲聲稱自己也是青石村的人,最後還是馮老爺子親自認出來了:“小斌,董澤斌!你個乃求貨,這麼多年不見長這麼大了咧,咋回來了?我還聽人說你搬到西州去住了。”
“馮老爺子,你身體還好著哩。”董澤斌握住馮偉的手,上下打量著。
陸為民聽到馮老爺子解釋,這才明白。
原來這位董澤斌,以前也是青石村的老村民了,他家境貧寒,隻不過幼年喪父,母親也改嫁了,跟別人走了,狠心地把他自己一個人拋棄在村裏,從小隻能是吃著百家飯長大,村裏沒有一個人不認識董澤斌的,隨著年齡越來越大,董澤斌在政府的支持下,算是讀了小學,但是往後他就再也沒有念過書,後來是聽人說去了南方打工。
董澤斌接下來才親口告訴二人,他自己一路到了南方,去了一個車間當學徒,後來又到了一個汙水處理廠子,幹著被人瞧不起的活,每天懂得髒兮兮的,但是董澤斌卻靠著自己不服輸的勁,他認為行行出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