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背景和關係(2 / 2)

不過他也是從基層一點一點幹起來的。因為聰明能幹,又善於鑽營,所以步步高升。

從千牛直長,到太子中允、太子諭德、國子司業、禦史中丞、刑部侍郎、吏部侍郎,到門下省的黃門侍郎。

今年初,李林甫又被拜為禮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加銀青光祿大夫,跟中書令張九齡,侍中裴耀卿一樣,都是宰相。

不過目前的秉筆宰相還是張九齡,在宰相中,李林甫還排在裴耀卿等真宰相之後。

所謂真宰相,指的是三省的長官,包括中書省的中書令,門下省的侍中,尚書省的左右仆射。

唐代六部的排序,是武則天定下來的。按照重要性,依次是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

李林甫作為排位第三的禮部尚書,能夠躋身宰相之列,已經是破格提拔。

李林甫能從基層爬到宰相高位,並不是僅僅靠運氣和投機鑽營,而是確有過人之處。

首先他是宗室出身,在政治上可靠,對大唐忠誠。

這一點跟楊國忠迥然不同。

排斥異己也好,擅權專製也好,任用番將也好,李林甫固然是為自己打算,但是他從來沒想過出賣大唐。

楊國忠則不然。

為了保住自己的權勢和富貴,他甚至置大唐的根本利益於不顧,激反安祿山。同時卻對安祿山反叛之後可能造成的後果不采取任何準備,放任事態發生。為了保住自己,又不惜逼哥舒翰放棄潼關天險出戰。

其次,李林甫資曆豐富。

從千牛衛的軍界,到太子的少陽宮、國子學的學界、禦史台的監察界、刑部的司法界、吏部的人事界,直到門下省,幹的都是實職的職事官,政績都不錯。

唐代的官員考核製度很嚴格。

考功的時候,九等中能獲得“中上”的評級,就已經是很好的評價。政績不行,想要升官是比較難的。

當然,忠誠於大唐的能幹官員多了,僅僅靠著這些上位,也不是那麼容易。

李林甫52歲就能當宰相,一定還有其他原因。

這一點杜位沒說,但韋瑜是知道的,那就是靠的背景和關係。

概括起來說,就是三個男人,兩個女人,外加一群女人,一群男人。

第一個男人是李林甫的親舅舅薑皎。

還在李隆基沒當皇帝,隻是臨淄王的時候,薑皎就跟李隆基關係極為親密。在鏟除太平公主的先天政變中,薑皎立下大功。

此後,薑皎封楚國公,任殿中監、宗正卿、太常卿、秘書監,還監修國史,是李隆基的絕對親信。

在李林甫早期發跡的時候,他舅舅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二個男人是原門下省侍中、薑皎的親家源乾曜。

當初李林甫通過源乾曜的兒子源潔謀取司門郎中的官職。雖然沒有成功,但是源乾曜卻給他謀取了太子諭德的官位。

第三個男人,是得到宇文融的引薦,擔任禦史中丞。

禦史中丞是禦史台的兩名副長官之一,正五品上。

唐製,五品以上官員由宰相提名,皇帝任命。六品以下由吏部銓選。

五品以上就是高級官員,越過了五品這個台階,就在仕途上跨越了一道非常重要的門檻。

至於兩個女人和一群女人、一群男人,就是個非常有趣兒的故事了。

韋瑜相信,這個故事就連杜位這個女婿都未必知道。

。您提供大神遍地滄桑的全球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