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臣分析了一下,我軍此戰之敗,在於兩點。”
“其一,剛才微臣說過了,大夏國中有能人,以簡單之法,破掉了我軍的拐子馬。”
“拐子馬的辦法,是我軍總結多年的大利器,經過充分的討論和認可。”㊣ωWW.メ伍2⓪メS.С○м҈
“所以,夏軍能破我軍的拐子馬,著實出乎我軍意料之外。”
“其二,便是夏軍的士氣,突然高漲無比,著實異常。”
“按照常理推測,夏軍接連戰敗,士氣必然大跌,並無戰心才對。”
“即便秦山林善於領兵,卻也不可能在一天的時間裏,將一支敗兵打造成猛虎雄獅。”
“這種情況,在東洲的曆史上,從未有過,必有怪異之處。”
“所以,以微臣之意,應當將此事調查清楚,再對大將軍論罪,請陛下明鑒。”
拓跋北天又向右尚書格列東問道:“右尚書有何意見?”
蠻國的官職編製,丞相是最高的文官,左尚書和右尚書是丞相的副職。
右尚書格列東是一個老奸巨猾的主兒,並不參與兩派的爭鬥,一直保持中立,反而是最受拓跋北天信任的。
“啟稟陛下。”格列東向拓跋北天拱手道,“微臣以為,眼下的當務之急,是先與大夏國修複關係,派使者前往大夏國商談議和之事。”
“隻要夏軍不再乘勝追擊,雙方議和成功,我大蠻國就有喘息之機。”
“待戰後之事平定,我軍再徐徐圖謀收服那三州之事,方為上策,請陛下明鑒。”
拓跋北天又向太子拓跋鷹揚問道:“太子以為如何?”
拓跋鷹揚點了點頭:“啟稟父皇,兒臣也建議暫且議和。”
“此番夏軍的士氣突然提升,戰鬥力幾乎倍增,著實怪異之極。”
“若是此事探查不清,我軍繼續與夏軍為戰,隻怕難以成功。”
“再者,大夏國經此一戰,徹底收複燕雲之地,以長城為屏障,可阻擋我軍南下的鐵蹄,我軍再與大夏國開戰,非明智之舉。
“以兒臣之意,此番議和若能將關山三州要回,便是簽訂互不侵犯盟約,也是值得的。”
“畢竟,我大蠻國的四周,除了大夏國之外,還有大成國和大齊國。”
拓跋北天這才點了點頭:“大將軍,你且先起身歸座吧。”
“罪臣謝過陛下。”拓跋鐵勒拜了一下,站起身來,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待拓跋鐵勒歸位之後,拓跋北天才緩緩說道:“眼下的時局,對我大蠻國極為不利,議和之事當勢在必行。”
“隻是,拓跋賀剛剛被大夏國驅逐出境,第一次的議和之事,使得大夏國頗為不滿。”
“所以,朕再派使者南下,還想要回三州之地,隻怕大夏國會獅子大開口啊。”
“再說,上一次議和,是拓跋賀去的。”
“這一次,派去的議和之人,身份隻能高過拓跋賀,不然就顯得我大蠻國沒有議和的誠意,反而會給大夏國把柄。”
拓跋賀是拓跋北天的侄子,身份已經極高了。
大蠻國中,身份能高過拓跋賀的,也就是拓跋北天的幾個兒子和女兒。
。您提供大神楊老三的太子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