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4章 仇恨的種子(1 / 2)

太極殿。

討論還在繼續著。

偏殿。

周淑妃還在焦急地等待著。

蕭逸提出的幾個條件,有些已經達成一致了,有些尚未達成一致。

第一個達成一致的,就是高光遠。

雖然,將高光遠交出去,對於蕭天行的名聲不好。

但是,東洲之地,除了大夏國,就是燕國。

至於大遼國和高麗國,不管是燕國的高層,還是大夏國的高層,幾乎沒有人把它們當做獨立的國家了。

所以,既然除了大夏國就是燕國,蕭天行的名聲好不好,有什麼原因呢。

再說了,高光遠聲名狼藉,大成國的百姓對他恨之入骨,大夏國的百姓對他也沒有任何的好感。

對此事,唯一持反對意見的,就是儲君蕭昕。

隻不過呢,那些世家門閥絲毫不關心高光遠的生死,蕭天行也無視這個人,蕭昕就不敢繼續堅持自己的意見了。

第二個達成意見的,就是鳳陽公主蕭芙蓉。

蕭芙蓉與劉山渾的婚事,是引發蕭逸舉兵北上的主要矛盾。

所以,如果不能將蕭芙蓉交給蕭逸,恐怕蕭逸是不會退兵的。

而對此有所不滿的,就隻有劉益州了。

為了此事,劉益山已經死了,劉家付出了慘重的損失。

如果就這麼把蕭芙蓉交了出去,劉益山豈不是白死了?

早知如此,當初為何要抵抗,直接妥協,不但劉益山不會死,江南也不會丟。

不過呢,看著滿朝文武都同意此事了,劉益州縱然再是百官之首,也無力阻止。

再說了,阻止此事,對劉家也沒什麼益處,反而是得罪了蕭天行和滿朝文武。

第三個達成一致的,就是將秦山林等人交給蕭逸。

秦山林這些人,對於大夏國而言,是雞肋。

畢竟,蕭天行不敢用他們,隻能白白養著他們,空耗大夏國的俸祿。

殺了他們吧?

蕭天行不敢。

一來,他們這些人對大夏國確實都有功勞。

二來,蕭逸的對抗會越發激烈。

因為一個蕭芙蓉,蕭逸都敢提兵北上,攻克江南,兵困長安。

若是殺了秦山林等人,蕭逸絕對會率軍攻打長安。

所以,一番商議之下,蕭天行和世家門閥都同意將秦山林等人放走,送給蕭逸。

但是,最後兩個人,卻是遲遲無法決斷,便是蕭昕和常月嬌。

蕭昕是蕭天行的兒子,是儲君。

蕭逸打的是什麼旗號啊。

清君側。

清的是什麼人,就是蕭昕。

為什麼呢?

因為扣押皇甫南陽,逼著皇甫四女刺殺蕭逸的屎盆子,被蕭逸扣在了蕭昕的頭上。

所以,蕭昕要殺蕭逸,就在情理之中了。

你要殺我,我為何不能殺你?

遠小人。

遠的是什麼人呢,是劉益州。

但劉益州畢竟是目前大夏國的世家門閥之首,又剛剛失去了親弟弟劉益山,還得再被取消兒子與公主的婚事,蕭逸就沒把他列入清君側之列。

再說了,留著劉益州,對蕭逸隻有好處,沒有壞處。

隻要劉益州想報仇,就會讓蕭逸找到進攻大夏國的理由。

這一次吞掉了江南,下一次或許就是高光遠投降大夏國的地盤,再下一次或許就是吞掉山東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