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東南西北各處,連續淪陷了十幾座城池的時候,彭羅斯終於收到消息了。
這個消息太震怖,太血腥,把彭羅斯嚇得一跳而起,隨即就癱在了座位上。
滅族之策?
彭羅斯也是一代梟雄了,但他從未想過這種殖民政策。
把占領國的男人全部殺死,女人隻留下年輕和年幼的。
這跟大鷹國的殖民理念大不相同。
但彭羅斯也知道這種滅族之策才是最安全,最保險的,幾乎不會有什麼反噬。
而殖民就不一樣了。
一旦殖民地的奴隸能夠拿到武器,就有可能造反成功,將大鷹國的士兵驅逐出去,恢複自己的主權完整。
其實,大鷹國之前也不是沒有想過滅族之策。
隻不過,滅族之策需要大量的人口遷徙,而大鷹國是小國,西洲各國都是小國,實在無法支撐龐大的移民計劃,這才選用了殖民之策。
如今,被大鷹國不得不放棄的滅族之策,竟然實實在在地在大鷹國發生了,恐怕大鷹國的男人沒有不害怕的。
不過呢,這也讓彭羅斯看到了一絲的曙光。
於是,彭羅斯立即下令,將燕軍的滅族之策通告全國,以激發全國上下抵抗燕軍的決心。
彭羅斯相信,一旦大鷹國的百姓知道,戰敗就是死亡的時候,一定會全民皆兵。
別說是三十萬大軍了,就算是三百萬大軍都有可能。
果然,當燕軍再克十幾座城池的時候,這個消息也傳遍了整個大鷹國。
百姓們紛紛踴躍參軍,保家衛國,也是要保護自己的性命。
因為參軍的人太多,軍裝不夠,槍炮不夠,但軍隊的數量著實是很可觀的。
消息傳到蕭逸的耳中,他隻是不屑地笑了笑,在絕對的實力跟前,任何的反抗都是毫無作用的。
就像是後世的俄.烏戰爭一樣,勝負本來早就該分出來的。
隻不過,因為西方的介入,源源不絕地向烏提供武器,這才使得戰爭一直持續。
可現在呢,大鷹國孤立無援,在燕軍的炮火狂襲之下,絕對是毫無招架之力。
所以,蕭逸絲毫不擔心。
大鷹國的男人從軍越多,大鷹國的軍隊越集中,反而越是有利於燕軍的炮火洗禮,省得燕軍進入城池之後,再跟那些大鷹國百姓搞什麼捉迷藏的巷戰了。
事實證明,彭羅斯的全民戰爭,並沒有起到什麼效果,隻是提前加重了傷亡。
全民戰爭,那是需要廣袤的大後方的,是必須采用農村包圍城市的方法。
而大鷹國的軍隊卻恰好相反,他們據守城池,就給了燕軍集中擊破,甕中捉鱉的機會。
至於那些廣袤的農村,燕軍暫時沒有理會。
等所有的城池全部拿下,將大鷹國的政權推翻之後,燕軍再慢慢掃蕩不遲。
四個方向,燕軍依然還在不急不慢地徐徐圖進。
沿路的城池,全部拔掉,一個不留。
大鷹國的城池地圖,在逐漸縮小。
燕軍的四路大軍,慢慢向大鷹國的都城林頓逼去。
彭羅斯越發慌亂了。
一旦燕軍兵臨城下,也就意味著他的統治結束,連苟延殘喘的機會都沒有。